1、差别,在微妙之间
罗丹、卡米尔,一对法国雕塑艺术家、师生、情人、仇人。相遇时,她19岁,他43岁,他有妻有儿。
冷军、罗敏,一对中国油画艺术家,师生、夫妻、前任,相遇时,他大她18岁,他离异独身。
差不多的境况,微妙的差异,时代不同,性格不同,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结局。
艺术家的女人,或毁灭,或成就,一念之间,不仅仅在于自己。
2、罗丹和卡米尔的故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人,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 他的《思想者》享誉全球,世人皆知,杰出作品还有《吻》、《永恒之春》、《丹娜》、《手》、《雨果胸像》、《青铜时代》等系列。
卡米尔•克洛岱尔(1864-1943),年幼时就已展露出自己的艺术天赋,12岁完成第一件雕塑,15岁正式出道,19岁的她遇到了43岁的罗丹,成为他的模特、合作者,并在工作室里,不管罗丹已有妻有儿,被老师的艺术才华折服,义无反顾地成为他的情人。
罗丹遇见卡米尔后,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很多属于男欢女爱的内容,给世人以震憾和惊艳,声名大噪,受到世人的瞩目和推崇。
卡米尔遇见罗丹后,在和老师的合作、切磋中,雕塑技巧也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世人没有给予她应有的赞誉,反而嘲讽她,把所有的赞誉给了他老师罗丹,却谩骂她。他们相处15 年,她奉献了青春、激情、才华,数次为他怀孕堕胎,但他没有给予她想要的生活,不断的争吵,磨灭了两人的激情,罗丹选择了回归家庭,只字不留,没有告别的离开给了卡米尔致命的打击,从此,痛恨罗丹成了她生活的重心。
据说,罗丹并非完全绝情,曾悄悄帮她支付画室租金,曾委托他人购买她的雕像,只是,此时的卡米尔心中只有仇恨,把世人的对她的嘲笑、作品无法展出、评选不上等全部归咎罗丹身上。也许,罗丹欠卡米尔一个面对面的告别和撕裂,卡米尔焦躁的情绪寻不到可以喷发的突破口,最终吞噬了自己。
几年后,卡米尔精神严重分裂,被呼啸的救护车送往疯人院,在那里凄苦地待了30年,她时常呼唤着罗丹的名字,孤独死去。她不知道,在她被送入疯人院的同一年,罗丹中风,也被呼啸的救护车送往医院。
罗丹曾经对卡米尔说:“你成了我最强的敌人。”
而卡米尔说“我希望我从来也不曾认识你……”
3、冷军和罗敏的故事
冷军,1963年出生于四川,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他的作品画面丝毫毕现,形象精致入微。 他的油画《肖相之像—小姜》拍出6000万高价,那肌肤、发丝、毛衣栩栩如生,如相片般真实,在相机时代,你可以认为绘画应该提升于生活,而非完全忠实于生活,但无法否认他画技非同一般的高超,他的代表作还有以妻子罗敏为模特的《肖像之相—小罗》、《蒙娜丽纱—关于微笑的设计》、《冷军自画像》、《 世纪风景》系列等,遇见罗敏后,她赐给他无穷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
罗敏,1981年出生重庆, 这个小学二年级时都数不到10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女孩,却极具绘画天分,长大后遇见冷军,对大师的崇拜自然而然,并发展为毅然而毅然,果断辞去美术老师一职,成了他的学生和模特,最后成为他的妻子。
冷军和罗敏,同样没有走向永恒,最后还是分开了,分离时,冷军问她要什么,她什么也不要,世人问她如何看待,她淡然地说:“他成就了我,没有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可以理解为,罗敏得到冷军艺术的指导,整合了他的艺术气息,提升了自我。随着罗敏油画《莲》系列的展出,她的绘画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赏。
4、一点感慨
我们不禁会问,如果再轮回一次,罗丹和卡米尔,冷军和罗敏还会再爱吗,注定还是会爱的。老师是才华横溢、气质独特的名师,学生亦是才气过人的高徒,兴趣相投、气质相似,惺惺相惜又朝夕相处,产生情感仿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作为艺术家的女人,作为同样饱含着艺术天份的女人,双方都是热烈的人,估计很难迁就谁,激情可能胜过凡人,但是也难像凡人长久,消退的也快。
罗丹和卡米尔,一个黑白相片年代,一个无法公开的情人关系,舆论伤的多半是女人,难以对她的作品给予公正的评价,忽略了她其实也是位天才,世人说起她总是会说:罗丹的情人。而卡米尔偏执的性格,也让她终日沉浸在怨恨里,无法解脱,导致了悲剧。
冷军和罗敏,一个彩色相片时代,多了些温暖,世人在记得罗敏是冷军前妻的同时,慢慢地看到她自身的光芒,只要她愿意努力,愿意放开自我,不纠结过往,总可以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