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一直在跟父亲讨论买房的事,其中有分歧,也持有很多相同的观点。
我和父亲都是脾气比较暴躁的人,但是这次不同,我们都心平气和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都试图说服对方,到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
我呢尽可能的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我也明白作为一个父亲现在应该的重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正因为用了同理心,我能够理解,才可以坐下来好好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能说我的观点就比你的观点好,在此基础上大家就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因为大家讨论的只是观点,所以尽可能的不要带有负面情绪。我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和父亲就是要统一战线,去努力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的思考
有时候立场坚、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可是立场坚定、讲道理并不适合家庭。
家里本来就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共同体。更多的需要爱和包容,需要理解、退让,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的觉悟。
有的时候不能太过于自私,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必须要全局考虑。
“屁股决定脑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自己没有处于某个位置,是不可能考虑全面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理解、支持,并且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实施。
有时候一味的强调自己的观点,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更可能让谈话陷入双方的交火,对我来说得不偿失。
明明都是为了这个家好,为什么不可以做出一点点儿的让步呢?家和万事兴,如果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哪还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其它地方啊!
当然,最后我们意见达成了一致,我妥协了。而且是心甘情愿的妥协。对我来说,我的任务就是让父母感到幸福、开心。
如果我小小的行为可以达到某种状态,为什么不呢?
二、双赢才是真的赢
一个人长大的标志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意见相左就觉得自己受到了侵犯,觉得自己不受尊重。
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谈判,说谈判其实很大的一部分是说话技巧。
有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有的人却可以全盘考虑,努力做到双赢,这就是双赢思维。
挣个面红耳赤,咄咄逼人,让自己形象不雅观不说,更重要的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嘛。
多考虑一下对方,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遇到蛮不讲理的人,那就没必要,如果对方是讲道理的人,那么咱们就可以多考虑一下对方。
三、概念:一报还一报
这个策略,是由加拿大博弈论心理学家,拉波波特教授提出。它的基本逻辑是:第一回合采取合作策略,然后每一回合都采取上一回合对手的策略。
这也就是所谓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国有句成语叫“以德报怨”。这句成语的完整版其实出自《论语》: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写在最后:
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争论,而是谈判,适当的作用同理心,计较眼前的利益会损失更多。
双赢思维并不是代表着为了谈成某项生意,让自己陷入困境,让自己委曲求全并不是好的方式。
所以我们要用“一报还一报”策略,在博弈论中,这个策略可以让我们处于不败之地。
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地选择被动,当有人侵犯我们,那我们也以相同的方式反击;如果有人对我们示好,那么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
这就是一报还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