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然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近日,因参加一个会议,我第一次与这个鄂北山城亲密接触。
秋雨绵绵中,我们出岳阳、跨长江、过荆州,一路向西疾行。车窗外富饶的江汉平原上,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垠,丰收在望。
车子进入宜昌境内,转道驶上呼北高速,一头栽进了深山峡谷之中。巡检、马粮、歇马、官道、店垭、皇粮山,一个接一个的隧道扑面而来,组成庞大的隧道群,最长的隧道有4公里。这些隧道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或许过去就是一条茶马古道。
我记住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远安。这里的山非常有层次感,抬眼望去,远处的山,高大如城墙,棱角分明,透出粗犷之气;近处的山,娇小如少女,婀娜多姿,尽显妩媚之美。
车子在大山夹缝中穿行了数小时。行至保康县城转道麻竹高速,这里距离陕西安康市260公里。雨中又行进了60多公里,途经青峰、军店等集镇。
天黑前,终于到达了房县县城。
由于,一路上都是钻山洞,我想当然地以为房县的县城,应该建在狭小的山窝之中。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判断是错误的。车子一下高速,就像武陵人从狭窄的洞口闯入了桃花源,眼前视野开阔,平畈成片,屋舍俨然,河水奔流。
进入主城区,我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藏有一个美丽的湖泊。但见湖面一座桥如长虹卧波,此桥将这个湖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湖成弯月状,湖水荡漾,波澜不惊,堤岸柳树成荫,美丽动人;右湖嵌入一半岛,亭台水榭,清风徐来,湖中木舟游弋,湖畔高楼林立,风景独好。
这真是个天造地设的山水园林之城。
我们下榻天悦酒店,这个酒店在村子里,周边是稻田。
好客的主人已在房间里,摆放了核桃、板栗、弥猴桃、花生等特产,每人一盒。这里的核桃个大、皮薄、肉厚,只须用力合掌按压,即可去壳食用。至于板栗和弥猴桃,都是野生的,采自大山深处,绿色无污染,其果实虽细小如枣,但吃起来又香又甜。花生跟我们家乡的不一样,外形瘦长秀气、花生衣为红色、一颗花生4粒子,甚奇怪。
桌面上还放有2小包茶叶,叫神农架雪芽。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于是迫不及待地烧水冲泡之。这绿色的精灵,在白瓷茶杯中一下子释放出积蓄已久的能量,其汤色纯正,香气扑鼻,入口回味无穷。
上午,会议主办方安排去了一个叫土城的地方。贵州也有个土城,红军当年打过仗,叫土城之战。但这里的土城以黄酒出名,据说酿酒历史比绍兴黄酒还悠久。有别于绍兴的是,他们给黄酒起了个奇怪的名字,叫"黄酒洑汁"。
我饮了一小杯,甘甜如蜜,酒气完全被甜味所淹没,那味道就像小时候爷爷自制的米酒。朋友说,这种黄酒很历害,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醉了,故又有"见风倒"之说。有趣的是,酒馆前的广告语居然是"三碗不过桥",这明显是模仿水浒里的"三碗不过岗"了。
这个黄酒小镇正在大兴土木,进行开发改造,不久的将来,希望她像绍兴黄酒一样声名远扬,造福百姓。
朋友说,房县史称“帝王流放之地”,系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湖北房县、黑龙江、海南、新疆)之一。房县流放等级最高,包括皇帝、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其著名者有尧帝之子丹朱、唐中宗李显等。
青山依旧在,故人杳无踪。成王败寇,历史的天空下,这个曾经让王候将相低下高贵的头颅,黯然神伤的地方,那呜鸣的山风,南行的孤雁,仍向人们诉说着这块土地上,一个个愁肠百结的悲情故事。
这就是我眼中的房县,一个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