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炸裂
不知你是否是这样,平时有大把时间读书的时候不想读书,等到忙起来的时候,空余时间分明很少,却想给读书挤出个时间。等忙完闲下来了,又发现怎么就没动力看书了呢?就这么循环往复,最终也没下定决心看完那本《百年孤独》。
我给自己总结了三点原因:
读书是伪兴趣;
自己被优秀情节捆绑,并且还有表演情节,演出一个好学上进的角色;
最主要的是没有正确的读书观。读过的书,看过的公众号,追过的剧,怎么就记不起来呢?读书写作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这里总结和菜头在《世界读书日私人分享》里的话来回答:
好书什么时候读都行,没必要赶时髦;
书读不进去可能是时间地点不对;
读不懂的感觉积压到一定程度,就能直接享受阅读快乐;
柏拉图的书至今没碰是因为懒;
好书要隔段时间重温,才知道自己的进步,保持谦卑;
骗来偷来的书最好读;
读书容易傲慢,那不是智力的标记而是读淤了;
大部分书籍是商品(作者向你贩卖的观点没必要接受)写书读书没那么了不起;
功利性的读书,挺好;
读书认识到,世界也有无力感;
反对电子阅读器的人是因为书柜可以彰显身份,所以他们恼怒;
流行书和剧也要抽空看,增加与别人的共同话题;
剧本改成的小说不看,编剧和作家有壁垒;
推荐书籍要谨慎,免得双方受伤害;
“读书了不起”是学校、传媒宣传的,他们都是读书人,你懂的;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打发时间;
不喜欢的书所得比喜欢的书多,不能惯自己;
读书≠领悟,读过≠记住;
读书没问题,只喜欢读书则是大问题;
无论读书还是写书,要对得起死去的森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雾满拦江今天的《高考是扇门,全凭脚打人——从此面对人生无限可能》,说小学的教育是看死记硬背能力;初中的教育是看体系化学习能力;大学的教育是开放式学习的能力;再高阶的教育是具有使命思维,具使命感的人,胆大,心细,意志果决。
还给出读书四步走:古为洋为,洋为今用,玩理为文用,玩文为理用。
具体步骤就是读背古书,然后放到外文书里检验道理;再读古希腊典籍,放到现实中比划比划;用复变函数往人生道理上靠靠;最后在上面的努力下,洞穿文理。
孔子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这个“习”,我查了下,两个解释:百度知道上解释“演练、试验、实践”等含义。李零《丧家狗》中解释"时习”,‘学者以时诵习之’(《集解》引王肃),即按时复习。这里取复习的意思。我倾向前者,后者的解释太像小学老师的那套。
不管哪种,孔子都给我们示范了学习的正确姿势。回到开头我自己总结的三个读书读不进的点,我犯了把读书当灵丹妙药的错,指望它能解百毒;还中了“不优秀不能活”的圈套,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和菜头更正了我读书观,老雾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孔子示范了正确的读书姿势。 那么,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