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闹铃的响声中猛然惊醒,睡眼朦胧的操起手机把烦人的闹铃关闭。稍微拖延几分钟,便带着起床气穿衣洗漱。再美美的喝上一碗暖人心扉的热粥,扫尽一身颓意。简单的收拾收拾出行的便装,踏出房门,便开始新的一天。
走在城中村的商业街上,脚步轻盈。目之所及,都是为了生活劳碌的人,现在我也逐渐的加入到他们的大军中。街边上的早餐摊档,有商业店铺档口的都已经热火朝天。人群中熙熙攘攘,点餐、问价、首付款的声音络绎不绝。其他商铺,如:服装、数码产品等店铺仍紧闭店门。
在这繁忙的道路上行走,缺乏安全感。这里没有慢行系统,有的只是双向两车道的沥青路面,俗称一块板的路面构造。道路两旁店面林立,且两旁的村居巷子直接与道路相接,是不是有行人、电动车以及自行车从两旁“插入”。在这里行走,紧靠自己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没有办法完全保障自己的“安全”的;这就需要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规避风险。
一路走来,你能看到许多不同的景象。骑三轮车拉着已做好的早餐来卖的老夫妇,热情且温馨;有自己档口的中年夫妇,忙碌而充满激情;商业连锁的店铺,更多的人性化售卖,购买体验更佳……有人行色匆匆,提着刚出炉的早餐,赶往公交车站;有人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慢悠悠”的前往目的地;有人开着小汽车,还不紧不慢的按着喇叭,催促其它出行者……这些都是生活的气息。
在公交车站,有人焦急的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有人不可耐烦的等待着;我便在其中。这个城市的公交服务,虽然不能让所有出行者都感到满意,但对我而言,他的体验已经很好了;虽然到其它城市乘坐的体验并不多。
在公交车上,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乘客都会刻意去寻找作为。在这里,基本上都是这座城市的过客;节前返乡,节后归来;庸庸碌碌,平凡的 过着每一天。尽管他们的出行选择千篇一律,他们的工作枯燥乏味;但他们仍然为这座城市注入他们的力量。他们的努力,只为更好的活着;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失败者”。他可能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车辆即将到站,我起身按了下车的按铃。当我跨出车门,我便与他们奔向不同的方向。可能下一天,我们还能在这里相遇;但终究只是匆匆的过客,就连互道珍重的机会可能都没有。
走在这座城市的人行道上,紧赶慢赶,终于在上班时间之前赶到公司。这一段路上非常的“崎岖”。慢行道上,共享的助力车基本上把整个道路给侵占了,留下的空间仅能让一个人行走。慢行道上的铺砖,有的被破坏没有修补,道路起伏,走在上面极其别扭。行走、骑车的体验都不好。
通勤的路上,更多的是无声的陪伴;尽管道路上车水马龙,噪声四起。
生活,久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