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都窝在家里看小说,中午休息了2个小时,晚上去健身房运动1个小时。
时间最宝贵,可是我总是无法好好规划、利用好时间。
诱惑太多了,不是这里浪费一点,就是那里浪费一点。
中午只想稍微休息一下,没想到一觉醒来2个小时过去了。
下午在一个公号上看到作者推荐了一个大牌打折群,扫码入群后,发现是那种无时无刻在微信群里推荐衣服的群,很浪费时间。
我看了好一会儿才退群,这样一来不晓得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
晚上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惰怠,按时去了健身房。
哪能想到,从健身房回来以后,被《上阳赋》迷住了,又追了2集,原本打算晚上再写一篇文章,只能作罢。
保持长时间专注,对于我来说似乎也有点困难。
想要提高工作、生活效率,必须保持高度专注。
改变自己,往往要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只能慢慢来了。
昨天看完了亦舒的一本小说《吃南瓜的人》。
我看得津津有味,我喜欢亦舒笔下那个世界。
女人大多数是职场精英,在知名公司有很高的职位,无论她们在感情上遭遇什么磨难,她们都能保持体面和优雅。
这种抗击打能力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她们自身的独立和能力。
生活优渥的人,有更多办法排解负面情绪。
名牌手袋,名牌套装,豪华跑车,带外籍女佣的豪宅,欧美旅游以及海外寄宿学校,是亦舒每一本小说中最常见的元素。
生活富庶加上精神品质纯良,确实令人十分向往。
当然,亦舒本身就是富家女出身,这些高配的生活元素对于她来说,实在太司空见惯了。
最令我感慨的是她非凡的虚构故事的能力。
300多部小说,要写300多个故事,300多个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类型的人,相当不容易。
至今为止,我都不敢动笔写小说,为什么?
因为自己的生活阅历平淡如白开水,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故事性,虚构故事的能力亦太弱了。
亦舒写的那些故事,当然不是她自己经历的,而是她虚构出来的,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不得而知。
想要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虚构故事的能力必不可少。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能力。
尽管写了1年多了,我依然认为自己写作还没有入门。
碎碎念般写作,除了记录生活,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一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充满沮丧,毕竟我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写作上。
读书、写作或许是我最后一次与现实抗争。
现在看来,这种抗争其实很虚弱,很无力。
现实太强大,以至于我们所做的努力微乎其微,甚至激不起一个小水花。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努力,写作要抱定长期主义。
下决心学习写作伊始,我雄心勃勃,买来了《鲁迅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作品,想向这些大文豪看齐。
现在想来,自己实在太天真了。
其实,把《亦舒全集》看完,并能够学得她一半的功夫,就可以受益终生了。
今天继续读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