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是通过邻居五妹认识的。那时候五妹丝丝顺滑的短发编织成厚重头盔似的沙宣发型,两旁头发的整理突显错落的纹理,整个发型就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沙宣发型历来是时尚的风向标。许多沙宣发型因为对弧度和裁剪精度的要求很高,只有在高级发型师的打造下才能实现。
看到五妹发型的一刹那间我惊呆了,平日里清高孤傲的我放下面子,跑到五妹面前问她的理发师是谁?
后来就认识了阿龙!成为了龙卷风沙龙的长驻会员,对阿龙的了解也日渐增多。
阿龙的家乡在长治市长子县。“长子传统三件宝,磨粉喂猪剃圪脑”,这句俗语中的“剃圪脑”就是长子理发。
长子理发手艺始于唐朝,清朝实行剃发制度后,理发成了长子人的传统职业。当地人以理发为生,世代相传,刀工硬、技艺精,走南闯北向外发展,逐渐形成分布全国乃至世界的理发大军。
阿龙跟随长子理发老师傅从刮脸、剪平头一步一步学习。从“剃头”到美发,专心致志学习逐磨技能,逐渐的小有名气。
阿龙店里也由自己一个人,到目前已增至五个造型师。阿龙用心经营理发店,不断学习推陈出新,生意越来越好。
阿龙每年都会去学习,不断提高技艺,目前已在市内开设了三家连锁店,为了更好的管理,他花钱开发了小程序,让顾客通过网上预约,缩短了顾客等待的时间,消费明明白白。
阿龙给你理发时不多说话,但句句精辟,他会把这次理发的主导思想先与顾客沟通,双方达成一致观点后他就把重心移到你的头发上,只需半个点儿当你再仔细端详镜子中的自己时,满意的频频点头称赞。
这次阿龙与我商讨是剪一个酷酷的流海还是要一个普普通通的齐流海,帮我分析了脸型,脑门比例,最后提出了他中肯的建议。
他说的有理有据,不由得佩服人家的专业。按他的意见我的头发收拾下来自己相当满意,自拍一个做为留念,自己心里也非常高兴,终于又找到一位称心的理发师了。
之前的理发师姓王名之宇,东北人。之宇有东北人豪爽的个性却没有东北男人的虎虎生威的外表,倒有南方人的娇小秀气。
妻子也是东北人,妻子长得漂亮手快嘴快,那张嘴除了爱说更爱吃!之宇能挣媳妇会花,穿金戴银风光无限。
她们的女儿承袭了父母长相上的优点,生活中因妈妈带的多一些更多像她妈妈的性格,好多生活习惯也一致!比如不爱干活,绝绝对对会享受生活。
之宇的理发会所高端大气上档次,来的人自然经济条件了得,之宇忙于事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推陈出新需要常常出去学习,不由得冷落了如狼的女子,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久而久之,她的娘子与一位豪客走在了一起。
这种事全天下人都知道了之宇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而且还是妻姐实在看不下去了,管也管不住自己的妹妹,为了外甥女才不得不和之宇透露了一点风声。
之宇是个刚直之人见不得歪门斜道,于是一气之下净身出户,离开了会所与家,逃亡至青岛另外开店。
于是我的理发师飘摇不定,这里一下,那里一次,寻师未果,上火牙疼的,火了干脆开始留长发,做起长发飘飘的美梦来。
想念之宇发型师,曾经说过让他一月从青岛回来一次,我们许多人聚在一起分摊他的路费,让他继续为我们理发烫发。之宇终未成行,我们也就说说而已。
而今幸遇阿龙,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头发在阿龙的剪刀下飘飘然落了下去!满满的自信升腾了起来,终也值得吧!
得失在心间,唯尔自取也!
写到这里时想起了一段对话:
朱老师:果林!知道你家的孩子们成长中也遇不顺,为什么只能听到你的表扬?
果林:如果你挎着篮子去捡拾果子,果有好也有坏的,只管捡好的放入篮筐中就好!
朱老师哈哈哈大笑,心领神会!
朱老师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听的出神入化,对果林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
阿龙喊我:姐姐小程序学会用了吗?当然会了,姐是何等人选呀!天选之女做饭都能学会,理发结帐还能学不会?
从阿龙的店里出来,相隔百米远的地方蹲着个气管留了个小孔的瘦成一把皮的中老年男人在乞讨,他没有二维码收款我没有纸币,从刚刚买的香蕉串上掰下来一个黄黄的香蕉蹲下来双手递过去,收到了那男人的祝福但忘记人家说的是哪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