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播音中,还在日常生活中,自成系统的腔调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当你走进一家KFC,远远地就听到了服务员热情的问候:“欢迎光临肯德基”,可是这位服务员说话的调子总感觉异于常人,甚至有一点让人不太舒服。类似的现象在一些服装专卖店的售货员、火车上的报站员口中也能发现。对于这些现象,我的理解是,他们手头一般都还在忙着其他事务,又是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几句话,难免会自成腔调,或许这样的腔调会让他们感到更轻松。最为普遍的,恐怕还是人们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的“读书腔”。
什么是“读书腔”?大概是指人们在朗读时不论文体、不讲感情色彩、没有轻重缓急和起伏变化,千篇一律、一个腔调、一个音准、一个节奏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成年人以及在校的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也有人叫它“学生腔”。
从我的观察,主要有这么两种类型。一种“不及”,一种太“过”。
第一种:“见字出声”型
见字出声是最常见的朗读误区,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主要表现为机械地照字读音,形成一个个音节的单调堆叠,从头至尾没有任何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朗读者的态度不够积极,或对所表达的内容不感兴趣。也跟中小学校长期以来的齐读训练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种:“拖腔带调”型
拖腔带调源于对朗读的误解。这种现象在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成年人以及在校的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朗读者往往不论体裁、不看内容、不管目的,一味地从形式上追求夸张的效果,有的人不管朗读什么作品都是高八度,连喊带唱。曾有一位教师在她的文章中写道:“到农村的一些学前班听课,常让人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老师讲课拿腔捏调,就像演员在表演一样,幼儿则不管讲故事、看图讲述、背儿歌,都是千篇一律的高八度,以唱歌的腔调喊着说。一节课下来,唱唱喊喊、声嘶力竭。”不得不指出,这种表演性十足的语言表达明显是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凡是区别于日常生活的言语都应当是这个套路,但这种形式让人感到虚假和浮夸,从而产生审美上的反感和不适。也有的人从头到尾都带着一副哭腔,似乎以为朗读就应当是深沉的、哀伤的,把感动当成唯一目的,这也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
这些表现归根到底是对朗读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朗读的基本技巧掌握不够,也缘于对作品没有真正的理解。浙大的语言学教授曾做过一项实验,请 14 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朗读臧克家《有的人》第一段,而能够表情达意朗读的只有一位,93%的教师把第二句“他已经死了”读成悲哀的抑调,连刚教过此诗的老师也认为这句话描写的是鲁迅。这就是明显的由于对作品的理解浮于表面而导致的。
敲黑板!!!重点来了
子曰:“过犹不及。”在朗读中也一样,“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对于不及者,尝试培养起朗读的兴趣,学会体味,努力把感情色彩添加到朗读中去。对于过者,首先要纠正观念,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具体到每一个作品,要在充分领会的基础上动口,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感泛滥。
此外,具体到字句的处理上,克服“学生腔”有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妨可以试一试。一是注意把每一个字的调值发到位,二是不让任何字句拖长调子。比如:“记得四年前的春天,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这个句子中,很多人习惯于在“记得”、“春天”、“一个”等词后面拖长调子,练习中都要有意识地在这些词后面切断拖长的尾巴,另外,在调值上,像“那是一个”四个字中,往往会把“那”、“个”的第四声发得像第一声,也需要有意识地把调值规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