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任问过我一个问题,大概的意思是人的生理上生长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女人,二十几岁是适合生育的年龄,到了三十岁以后就有可能出现高龄生产的危险,但是这时候的人思想上未必成熟,可能很多人到了三十岁以后乃至四十岁才能长大、甚至一辈子都长不大。那如果他们按照传统的模式,在二十七八岁之前生了小孩,小孩一天天成长,父母的思想都不成熟,那教育出来的小孩思想方面可能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认知缺陷,那这样对社会来说不是一种残害吗?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没能有很好的答案,甚至有时候面对一个你很想通过自己的能量去改善她的想法的人,你更应该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有时候你一不小心就加剧了她的负能量;而有另一方面,我一直秉承着较为乐观的想法生活着,觉得假如我很小可能性遇到的问题,那我为何要花心思去考究它的是非以及必要性呢?也可能也是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我的处事方法和态度使我没有思考这种问题的想法,可能我不会去想婆媳关系会恶化到当街打闹起来,因为我认为长辈大部分都不会太过极端,可以事先向双方解释有可能造成的误会之处,建立起三者之间的缓和关系….所以这也可能是我对以上问题耿耿于怀的原因
看了《找到你》这部电影之后,我找到了一些可能性的答案,仍旧没办法很好地去解释上面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问题仍出在于看电影的人,或许对于部分人来说这就是很好的答案,也或者是跟我一样——一个不算特别完整但是又挺好的回答:
我是以姚晨扮演者李捷的角度出发,她算是现代人眼中较为成功的女强人之一,一个在职律师,为了委托人的胜诉不择手段、趾高气昂无视事情的根据真相,一边处理着与“妈宝”丈夫的离婚官司一边与保姆孙芳照顾自己女儿多多、每天“自如地”应对着职场骚扰、生活琐事公事的快节奏生活。李捷一直认为胜者为王,自己有权有钱可以很好的照顾女儿,自己可以掌控着一切,甚至也许女儿未被拐走自己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女儿跟着自己所安排的模式可以健康成长吗,她真正需要的是这些(保姆的照顾、高品质的生活、数不尽的培训班良好教育)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确实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她只是别人眼里的“女强人”、“厉害的妈妈”,她也还是一个按部就班下的一个“孩子”…..
我前任之前问过我:为什么听你口中的你爸爸偏爱小的姐姐,你妈妈偏爱哥哥,但是你的三观挺健康的,丝毫没怎么被影响呢?
我觉得我是个很幸运的人,虽然在我眼里,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偏爱哥哥以及小的姐姐,以致于我曾经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跟我爸翻脸过,那件事我已经忘了但是说的话我仍记得:我和她都是你亲生的,凭什么每次关心的都是她而忽略我,她要什么你就给什么,那我呢?那时候我已经读初中了,老爸也有四十多岁。我记得我很少哭,也因为这一哭让我一个大男孩记住了这么久,过后我爸对我的态度有了变化,我问他说为什么,“那你不是说对你不在乎吗,那现在就公平一点呀”,现在看起来这句话从我爸口中说出来有点可爱,但是真的挺暖的。有时候看到父母对不成熟的哥哥有些事操心劳累总会感觉莫名的心疼,这也可能是导致我成长过程中做某些幼稚事情多了一些思考的原因,也挺释然的,爸爸妈妈有四个小孩,总会出现天枰出现偏差的时候,他们除了赚钱养育我们这么大的同时已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陪伴我们关心我们了。
其实我觉得成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没有一个绝对值的说法,只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挺多人都说看完《找到你》这部电影之后恐婚,现实生活中周围人也挺多人恐婚的,害怕孩子带来的一些责任性的事情束缚了自己的自由,其实我觉得经历带给一个人成长,现在的我们都是基于成长中所遇到的体验到的事情人物形成的一个认识观,就像李捷觉得她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忽略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就像我爸爸妈妈觉得自己给的已经是挺公平的了,如果我没有抗议声出现他们并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结婚这件事并不可怕吧,可怕的可能是大部分人所带给你的结婚附带事宜恐惧,但是是否我们需要去思考以一个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件还未来临的事情呢,而并非别人口中对这件事的“总结”。我觉得假如有了这种心态,其实自己真正考虑清楚之后,自己生活得真正开心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以后又是另一番认识,此时的想法就想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