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竹子 图 | 网络
1
在读高中时,我们班有位同学基本和其他同学零交流,这里就叫他小A吧。那时我们的座位都是固定的,每个人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基本就会维持一学期不更换。
因为天天在一起,我和相邻同学们的关系很快就熟络起来了。课间休息之余,是我们最活跃的时候,从课堂作业到明星八卦,无所不谈。
那时候恰好小A坐在我的后排,除了上课,其他在教室的时间,他一直都在低着头,要么看书,要么作习题,从来不会主动和其他人说一句话,即使路上遇到了,也会视我们如空气。
高中三年,一直如此。所以当时大家给他打上了“不合群”“不尽人情”“孤僻”“古怪”等各种标签。
高考结束后,小A加了我的QQ,找我聊天,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简直换了一个人。本应属于那个年纪的幽默,开朗,他一个不少。
高考成绩出来时,他超越了我们太多,成功进入全国十大名校。
他知道在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够了,外界的看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多年后,那时“玩的比较好”的同学,尽管我极力地维系着那些友谊,也基本都没有了联系。每个人都在成长,变化,都有了自己的新圈子,老的圈子当然会慢慢的过滤,封存,这也很容易理解。
人类从古至今都是群居动物,当一群人在一起时,总希望自己和外界保持一致的步伐,从而能够得到外界所谓的陪伴与认同。后来我渐渐明白,能够合群当然好,但当精力损耗在“做自己”和“合群”这两者中无法平衡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舍弃后者。现在看来,小A很多年前就很清楚这一点。
“做自己”影响的是个人内在的塑造与修为,而盲目“合群”背后只是一时的狂欢,狂欢之后,产生的可能会是更大的落寞与空虚。
从几千年前发展至今,人类一直在不断修筑着自己的文明建设,向更加文明化的社会迈进,从单一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这就证明了人类对于精神追求是一种内心深藏的渴望,也是必然的趋势。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合群”,其实更大程度上需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共鸣,而不仅是无聊的“看似步伐一致”,不是吗?
2
转眼间,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对办公室文化也多少有点了解,我认为办公室文化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情化,一种是公式化。这两种办公室文化正好我都有幸体验过。
公司是由部门之间与部门内的各个职位组合而形成,每个部门,每个职位做好本职工作,相互配合,通力协作,这样才会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初衷吧。
我先谈谈对于人情化办公室的理解。
在人情化办公室里,最需要的就是合群。在这里工作效率如何,是关系深浅的较量。同一件事情,关系好的员工需要其他同事配合时,可能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搞定了。而关系一般的员工需要其他同事配合时,可能1小时,1天,到最后可能压根完成不了。
那么“关系深浅”又是怎样定义的呢?
有同事多次暗示过我,应该和他们保持合群,这样才能成为大家友好对待的“好朋友”,比如像这样:有人出去逛街时,要和他们一起去;该吃饭时,要和他们一起吃,其他人没吃饭时,应该多留心,给他们叫外卖;每逢重要节日,应该给他们精心挑选礼物;平时要多买零食分享;多打八卦小报告;不要和他们不喜欢的人来往……
我刚开始按照这些“标准”做了一段时间,用心去配合着这些看似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方面我确实想和大家做朋友,毕竟“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一方面,我害怕被孤立,害怕需要同事配合的工作完不成。但后来我发现,做好这些事情的程度没有上限,每天都在小心翼翼中度过,不是因为工作任务,而是因为要随时注意有没有因为某件事情没有符合“标准”,而影响我和他们的“好朋友”关系,总是担心会不会被打上“不合群”的标签。
我变得迷茫,焦虑,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没有主见。我开始越来越讨厌自己。
同一个办公室里,这些规则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是促进同事关系的润滑剂,但并不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更不应该作为一条必须遵守的标准。选择不遵守,那是本分,选择遵守,那是情分。
把同事转换为朋友这件事,正如《我的前半生里》贺涵所说,“你来工作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惊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
小孩子才想合群呢,大人都是看实力的。
把职场情绪化,我认为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后来我选择了离职。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挺无情的,可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我的时间太宝贵了,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去经营,我不想在玩玩闹闹,吃吃喝喝上面浪费一辈子的时间。
而公式化的办公室,顾名思义,所有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配合都按照公司的办事流程来执行,没有例外。不需要合群,不需要把同事变为朋友,不需要考虑工作以外的事情。在这里做好自己就够了。
不论工龄大小,没有人可以动摇公司规定,没有个人情感掺杂。不以资历论英雄,但凭实力证成绩。工作做得好,就会被表扬,再接再厉;做得不好,就接受批评,及时改进。
3
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我对于“合群”这件事情看得更淡了。对于朋友的定义也更加的严苛。确切的说,三观不合的,不能够相互促进彼此成长的,都不会是我花费精力去维系的对象。
这可能有些功利,但,毫无意义的牺牲自己,就伟大了吗?
慢慢的,在职场中,我更加偏向于直来直往,如果是同事,那就一起把工作做好;如果是客户,那就一起努力把客户的需求达到。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工作之外的交集,我不愿意去触碰。
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你的专业技能,他们想要看到的也是你的专业技能,只要把这个点的价值无限放大,这就是专业。
之前看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每个人的人生总有“一个杠杆点”存在,去帮助你撬动更大的人生价值。我想这个“杠杆点”就是每个人的核心技能。没有扎实的核心技能做后盾,纵使“朋友”布遍天涯海角,你也只是一个职场纸片人,一戳就破。
愿屏幕前的你也可以不必考虑合群,认真做自己就很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