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有些话听起来是真的,表达的意思是假的;有些话听起来是假的,表达的意思是真的。听人说话,可不简单,得要学会听声辩音,听清楚人家话里的意思。
一位同事,待人热情,是个典型的吃货,平时也喜欢看一些美食方面的书,爱琢磨每一道菜的配料,做法,也经常做一些饭菜让人品尝,特别是做一些咸菜送人,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大厨,经大家那么一夸,积极性越发高涨了,做咸菜送人像上了瘾似得,一发不可收拾。说句实话,他做的咸菜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好吃不到哪里去。特别是他自诩的拿手菜老干妈豆豉,跟超市上卖的,大相径庭,差远了,也许是火候没掌握好的缘故,吃起来竟然有股胡焦味。可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赔着笑脸给你送免费的咸菜,你好意思说“这咸菜太难吃了!”岂不伤了人家的一片好意。接下之后,再难吃也得打下哈哈,夸赞一下:“不愧是大厨,这咸菜做得就像超市里买的一样。”让他高兴一下。直到有一天,家人却实话实说了:“你那把做咸菜的手艺也太菜了,一点都不好吃,看看在家里的咸菜就知道了。”家里人说的话不会含蓄,直来直去,他看看自家的冰箱,老干妈豆豉一直摆在一角,无人问津,肯定是不好吃才会这样的,家人都不吃,送给别人,也还不是同样的命运。打那以后,他也才有了自知之明,再也不好意思主动做咸菜送人了。有些时候,别人夸你的话,不一定是真的。
有些时候,别人骂你的话,不一定不是真的在骂你。
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夫人把饭热过三遍了,孔夫子也还是没回来,夫人一气之下把饭倒进了泔水桶里。也正是孔夫人把饭倒进泔水桶里之时,孔夫子一身粉笔灰的回家吃饭来了。一看夫人如此之样,深知自己舌根底下的任何一个字都只会惹的夫人的一番噼哩啪啦,就一声不吭的退到了灶堂边,乖乖地重燃起了柴火。毕竟肚子还真的是饿了,中餐早餐都是食堂餐,没油水呢。
谁知孔子夫人还是手榴弹大爆炸似的爆了过来,端一盘水硬把灶堂浇了个透湿,并骂道:“还吃什么饭呀,反正要死的人了。”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孔夫子自然听得明白,原来夫人还在想着职称的事并还在生气呢,并不是真的在骂他要死了。
好好听,你就能听出,有些话是真的,有些话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