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伊萨科夫斯基
人的一生,会遇到万千过客,会扮演很多角色,也会创造很多角色。因为夫妻的恩爱,所以创造了“子女”的角色,因为爱子女,又衍生了“父爱”和“母爱”,这大抵是这世上最伟大的爱了吧。
我用这三种爱做了一个“子女身份”公式:
父爱+母爱+夫妻恩爱=爱二代
父爱+夫妻恩爱=缺乏母爱
母爱+夫妻恩爱=缺乏父爱
父爱+母爱=单亲/炮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爱二代”逐渐变成稀缺生物。
2.
朋友圈曾经有一篇反响热烈的文章《父亲出轨了,但我更痛恨妈妈》。故事大概是说遭遇背叛的妈妈整天歇斯底里、气急败坏,家里俨然成了人间地狱,再无温情和温暖可言。为了守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的底线,母亲选择不离婚。但是,成人之后的孩子却宁可原谅父亲的出轨,也难以原谅母亲的暴躁。
有的读者唏嘘:“母亲为了孩子牺牲了一辈子的幸福,却敌不过一个犯错的父亲。这孩子是有多无情。”
起初,读者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直到知乎剖出一个记录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的帖子,大家才觉得孩子是多么令人心疼。
“他们明明将手里的刀剑挥向彼此,被刺得鲜血淋漓的却是我。那场景仿佛在一片漆黑里,我独自一人捧着自己千疮百孔的心,不相信婚姻,也不理解相信婚姻并愿意涉足的人。对父母恩爱的孩子羡慕不已,即使他们的父母没给他们什么,一个健全的人格已经胜过一切。”
既然没有准备好为人父母,又为何急急忙忙带一个人白白来这世上受罪。
3.
有个朋友小玉,我们待在一起的时候,她经常跟我说起她的老公。小玉是个小学老师,她的孩子已经二年级了,从早上催孩子起床、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作业、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似乎都是小玉在忙活。
有时候她也试图让她老公参与进来,但是她老公一副“我一个大男人,干嘛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的样子。小玉在办公室里抱怨几声,同事也只能安慰道“男人都这样的,谁让你是老师呢。”小玉就更加郁闷了。
前段时间很流行一个词“丧偶式育儿”,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关键是“缺失”的一方还觉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小玉在洗衣服,让老公洗个碗——我不洗。
小玉在烧饭,让老公给孩子的口算计时——我忙着呢。
小玉在加班,让老公送孩子去辅导班——没空就别去了呗。
小玉在出差,让老公在家里陪孩子——什么时候回来,我还要出去呢。
……
小玉的时间是“大家”的,他老公的时间是“私有”的。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病态家庭,只是一方已对生活缴械投降,另一方却对责任不断地缩小范围。
这样家庭的孩子,如何成为“爱二代”?
4.
那么,当个“爱二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美国阿肯色州有一个拥有19个孩子的家庭。从1988年起,妻子分娩了十七次,生了十九个孩子(两个双胞胎),其中十个男孩,九个女孩,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相差22岁。尽管孩子多,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但是这十九个孩子都是“爱二代”。
这对夫妻在接受《人物》杂志的采访时说到“我们每周约会一次,哪怕只是在公园散散步。我们会出去吃午餐或晚餐,一起讨论关于孩子即将举行的活动或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等等”。他们会相互鼓励,也给予孩子们鼓励。他们在生活上自力更生,对孩子教育有方。
尽管孩子众多,但每个孩子仍是得到百分之百的父爱和母爱,而不是十九分之一。这也是这对夫妻最伟大的地方。
5.
如果说“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这些名词是带着一丝贬义的语气,那么“爱二代”是纯碎的褒义词,前三种遭人嫉妒,最后一种遭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