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班的孩子们: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怕来不及,先来跟你们聊聊现在如何做儿女,将来如何做母亲和父亲吧。
忙忙碌碌的一天,上午我在学校里陪伴你们考试。下午又在为装修的事在跑腿,笑笑我是没有怎么管了。七点多一回家,她便很快地奔过来,送给我她做的手工——母亲节礼物。背面是她的手工剪纸,正面是她的涂鸦和祝福语:妈妈辛苦了,我永远爱你!温馨的玫红色,温暖的奶黄色,四个角落里都贴着快乐的小人头。相必她花了不少心思,我心里是挺高兴的。可是问起她的作业情况,怒火开始燃烧,再看看房间里狼藉一片,火势开始燎原了,理智也渐渐压不住了。
就快要口不择言了,但我还是控制住情绪跟她交流。
“我首先感谢你的礼物,看得出你很用心,明天去院子里摘点鲜花配上去,肯定更漂亮!”
她一幅得意洋洋。
“可是,如果今天你能把练字都写好了给我,并且把你的书桌整理干净,这样的礼物也许我更喜欢。“
她立马知道错了,咳嗽声更大了。
“同时,如果你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特别是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不让自己生病,这样的礼物我就十分喜欢了。”
她立刻要求吃药了。
当然,我还是没有能特别控制自己的音量,应该还是有丝丝怒气在里面的。
敏感的她还是感受到了,立刻去弥补自己的错误。
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妈妈们,你们是不是也曾这样做过?
这样的我们都有错!
作为母亲,孩子能在母亲节感恩我们,这份心意是真实的,尤其在没有任何人的指示下这么去做,说明这样的孩子情商还是很不错的。作为母亲的我们,首先应该拥抱她一下,再亲亲她,表扬她,至于她的错误是否可以延迟一段时间或换种方式去交流。
作为孩子,你想到母亲真切的期望了吗?我们首先要的是你的健康和快乐,其次我们最大的欣慰是你们能“听我们的话”。我知道这样的话,现在的你们都不爱听,我也曾这样过来的,但等到了做父母的时候,你便身有同感了。
今天我问责女儿感冒的事情,孩子她爸和她奶奶都说“跟她说了,不听话!”。我反问爸爸:“知道她为啥不听你的话吗?因为你从来不听她的话,比如讲脏话这点,她跟你提出来多少次了?包括奶奶也是有同样的问题!"言传身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佳的教学法。
我们怎样做母亲,将来就会有怎样的孩子。
今天读到王开岭老师的《女人,喜欢你的作品吗》中间有段话,不知道你们产生共鸣没有:
大多的现代女子,把颜色当气质,讲傲慢当高贵,拿肤浅当纯真……招致的多是狂蜂浪蝶之追逐,失去的乃心灵的尊重与敬慕。所谓的温情脉脉,一旦没有了精神含量,也只是酥骨的挑逗而已。
想来确实如此,这样的女子将来成为母亲之后,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我记得以前有个网红叫干露露,其俗事真是不堪入目的,而更可悲的是这些丑事的背后都有着她的推手母亲。我也看到一个这样的网络视频,一位孩子主动给为他停车不前的机动车司机鞠躬,旁边牵着他的是母亲。有的母亲哪怕砸锅卖铁也会医治患儿,有的母亲看到不健全的孩子便遗弃路边。有的母亲宁可放弃生的希望——一位美女主播身患癌症也要让孩子活下来,有的母亲为了一己私利毒杀亲身孩子。
同样是母亲,可能是因为所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生命的格局就不一样,所产生的精神能量就有高低之分,有些母爱甚至有毒。比如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那位母亲对女儿未来婚姻的掌控,让一干吃瓜群众忍不住要策反了,弹幕上通通都是“老巫婆”“坏妈妈”。但静下来想想,母亲也爱自己的女儿,她想女儿将来的日子会更顺利点,看起来真的没错。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听母亲言,最后嫁错郎的案例大有人在。每每此时,我都在想将来怎样选女婿了。其实你怎么爱的,怎么过的,就是一本最好的参考书。让你的爱成为营养品,而不是毒药,孩子们自然会学会如何相爱,如何经营生活的。
现在想想现在的自己,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我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勤劳的农村妇女,她爱我们是毋庸置疑的,她对这个家庭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上班认真,劳动勤勉,是个一等一的好劳力,爷爷奶奶基本上不能帮上忙,姑姑又在上海。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妈妈和爸爸的身上。那时的父亲,聪明能干,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爱打麻将。因此家里的矛盾便不断升级,大吵三六九,小吵也天天有。母亲干活一等一,但在跟父亲的沟通上缺少技巧。常常吵得两败俱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我跟爸爸过了一个星期,妹妹跟妈妈去了外婆家。虽然后来,随着年岁的增加,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磨难后,开始离不开彼此了。
但是,童年的生活还是带给我很多影响。比如,我跟母亲一样在事业上勤勉,但在与人沟通上也喜欢直来直往,缺少技巧。懂我的人,会说我单纯得像个孩子,不懂我的人,会说我张狂。同样在婚姻生活的经营上,原来也是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对方就该珍惜我感谢我,也曾一度钻进了牛角尖。我比母亲好一点的是,书读的比较多,身边还有一群贴心的好姐妹,渐渐学会了体谅,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自我反思。生活自然慢慢朝着理想的状态发展了。
我的外婆是个坚强的女性,三十几岁就失去了丈夫,留下了四个子女,她的坚强,让每一个孩子都活出了自己的模样,他们总能在生活的裂隙里长出草,开出花。
我的另一个长辈,也是四十岁不到就失去了丈夫,也留下了四个子女,因为没有很好的教育方式,四个孩子并不是特别幸福,特别是精神上不富裕,见面就是各种抱怨,活脱脱是母亲的影子。
我们将来应该怎样做母亲,今天跟你们聊了很多。
其实每一个母亲以前都是孩子,也就是你们现在的模样。
我想聪明的你们已经懂得了。
不过,明天不要忘了,抱抱她们,做一件她们最希望你们能做到的事,而不是花着她们的钱去买她们不缺的礼物。
晚安了,我的宝贝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