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管理都是为政治、宗教、战争,或万里长城、金字塔等集体劳动中实践而来的,无论是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或者《孙子兵法》,还是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故管理是集体协作行为的协调。
先让我们领略一下管理学大师的伟大理论吧。
一、古典三巨头:泰勒、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
1. 管理科学流派——美国 泰罗 实证主义
科学就是找规律:车间计时器实验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近代科学方法(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实验量化手段),开创了管理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的先河。
2. 管理过程流派——法国 法约尔、孔茨 浪漫主义
致力于研究“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即“管理什么”和“管理职能”,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过程流派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 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含激励)、控制等职能。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明确了管理是企业一种基本活动,其过程或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为研究管理过程打下坚实基础。
3. 组织管理流派——德国 马克斯·韦伯 科层制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提出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组织类型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织的“理想模型”(制度化管理)。
富士康彻底践行了制度化管理,人完全变成了螺丝钉,卓别林的所以,又被称为“死”的理论。
二、近代两大理论
1. 组织管理流派——巴纳德
2. 行为科学流派——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
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激励、领导方式的流派。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 理论”(x:人性本恶-考勤,y人性本善-自由信任),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等。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通过霍桑试验(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要善于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重视人际关系协调),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
三、当代管理理论1句话——管理理论的丛林(4个流派)
管理过程流派(职能)、管理科学流派(量化)、组织管理流派(巴纳德)、行为科学流派(梅奥),经验管理流派(德鲁克)
以大企业管理人 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案例分析的流派。
进入现代,管理领域又出现了一些发展新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和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可以看出,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是:科学化、理性化线索(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人道主义线索(行为科学和组织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线索(管理职能),实证分析线索(强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