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本身并不会带来安全感。
只有对自身能力的长远投资,才能让我们立于真正的不败之地。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的一天也非常的忙碌,上课的时候能做到认真的听课,下课老师的作业也都能够及时完成。但是他的成绩却总是保持在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
你说他学习不好,其实呢,他也算是中等偏上,基础知识也都掌握的七七八八。但是你若说他是一个学习优异的学生,那么他和实际的班里面的学习好的学生相比,总是差了一些距离。
那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呢,我对这种学生也做了一些研究。通常我发现这类学生当中的大多数都会犯下一个类似的错误。
那就是总是着急忙慌的学习,却忘了停下来去研究一下学习的规律!
其实比较聪明的孩子都会较早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学习它并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学习当中是隐藏的规律与技巧的。
以我所带的科目历史为例,单纯的学习和背诵历史课本,100分数的分值大概只能拿到40分左右。剩下的60分的分数却并不在我们日常学习的课本当中。
那这消失的60分隐藏到了哪里呢?
其实我经常在讲题的时候会跟学生强调高考它同样是有规律的,及时的总结和做题技巧的整理对于提升成绩来说同样十分的重要。
所以我对全班的孩子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准备一个自己的错题集,在这个错题集当中用来整理自己的知识薄弱项,用来记录老师上课期间讲到的一些做题技巧的方法。
其实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成绩的秘密就隐藏在老师所建议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当中。因为在所有的高考题和模拟题当中,我们高中历史当中的知识点它是反复考试和练习的。错题集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去记录你的薄弱领域,一道题你可以错一次两次三次,但是同样的一个知识点在你连续整理摘抄过三次以上的时候,这个知识点其实你就很难再错了。
而那些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同学,往往掉入一个陷阱当中。他们总觉得提升自己的做题能力这件事,整理错题这件事并不重要。反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题。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10条赛道当中最难走的那一条,并且是光着脚走路的,虽然他比别人更加的用功,他比别人刷到的题更多,但是问题在于在一开始他就选择错了赛道,且用错了方法。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都是在一生当中只忙着埋头赶路,却忘了停下来学习一些更加必要性的技巧,以及对自己过往的人生进行一个反思。
当下的社会比从前的社会竞争要更加的激烈,很多人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个社会真的一天比一天更卷!于是他们更加拼命的工作,试图以所谓的努力工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的安全感。
但是拼命并不能让你在工作的市场当中更加具有价值,能力才是一个人价值体现的最重要的点。
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花点时间花点金钱,用来培养自己一些必要的能力其实反而更加重要。例如演讲,例如写作,例如视频剪辑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的。
但每每听到这里这些人都会拿出来一个借口说我每天都忙死了,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
而事实上是什么呢?其实每个人都在忙,但并不会忙到一点闲暇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的潜台词往往是我上班已经够累了,下班的时间我想让他完全属于我自己。而我更喜欢把时间安排到刷会儿视频,看会儿电视,打会儿游戏,这样能够愉悦身心的事物当中去。
而这样临时性的愉悦和低成本的愉悦,真的能够增加我们的安全感吗?事实上他们一天比一天更加的忙碌了,但是内心却越来越缺乏安全感,最终他们成为了“低能的”忙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