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重新看待“阅读”


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学生时代


我曾一直偏执地认为:读书,是自己很热爱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时候,放假没事时,就爱逛书店,还爱不惜重金买书回家。那时候,看过全套绿皮系列的世界名著(中文&英文均有)。比如说,《茶花女》《小妇人》《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汤姆索亚历险记》......除了世界名著,还会涉猎名人传记,少儿百科全书等。

那时候,一味地追求“阅读的量”。觉得每多读完一本,就自豪一下下。至于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完之后,留给自己什么启发和思考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少想过。既然不曾想过,收获自然不大,渐渐地一味追求“阅读量”的方式,我就失去了兴趣。

工作之后


工作之后,作为一名职场小菜鸟,每日工作忙得热火朝天,加上通勤时间长,回家感觉已经筋疲力尽了。自然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回到家就是娱乐,娱乐,娱乐。读书,从来都是处于“头脑中想想”的状态了(请不要笑话我啊~~)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发神经,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无意间看到一本书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很吸引我。我大概花了一年时间,前前后后一字不落地读了三遍,还时刻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记下笔记,认真做章节练习。最最重要的是:我能很快地实践书中介绍的方法,不断修正,直到完全掌握,并能生成适合自己的新观念新感悟。

这时候,连我自己都很吃惊:为何能耐着性子,读了一遍又一遍;还能快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大概可能是,太讨厌当时的自己了吧。迫切需要改变一下。又懒得去思考其他方法,就按照现成的来吧。没想到带给我关于”阅读“的新思考和认识。

现在的我


阅读,是按照主题来选择的。比如,近期就是看”时间管理“方面的书。那我就从图书馆集中借来时间管理的好几本书,一本一本地看,一本一本地想,一本一本地汲取其中的精华,扔掉对自己没有用的部分。(这个前提是,你需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阅读,是讲究方法来进行的。我不会再一字一句地读,而是看题目,作者介绍,封面介绍,目录,序言,读者评价后,直接从自己最感兴趣最需要的部分读起。其他章节,有必要才读的。(不要芝麻西瓜都想要,最后什么也捞不到。抓关键,才是王道。)

阅读,是高效笔记来推进的。我用”全能扫描王“进行电子笔记,偶尔也会结合手写笔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便于日后查找素材。(科技时代,还是与时俱进更科学呢~~)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至少我觉得:现在的阅读方法,是适合自己的。不仅能够从书中快速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记忆・分析・联想等逻辑思维能力。乐在其中,那感觉真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难度指数: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卡片作者]刘克亮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
    Jean_zz阅读 3,738评论 1 64
  •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教会你如何通过书与智者交谈。 №1 本书导语:阅读...
    夜阑明月阅读 1,670评论 1 10
  •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
    爱笑的小小鱼阅读 2,494评论 1 14
  • 度娘一下服务本质的定义,服务的本质是形成组织与顾客之间良好的交互关系。其目的是获取双向价值增值,组织通过服务获...
    G_consider阅读 602评论 1 0
  • 淡化的死亡 我回乡,沿小路前行,藤蔓将小路掩没,途经一坡,坡顶是一片坟场。 讲究一点的,铺上了水泥,立上了牌碑,上...
    晴天的天阅读 1,033评论 59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