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疫情  成都依然美


                           

走过疫情之后的成都,更有一种虔敬肃穆之大美。

被隔离很多日子,之后才发现,错过身边之美,已经有些日子了。



人南立交桥(这天,是2020年3月5日)

春节禁足之后,一直没有下楼。

取快递,也是戴着口罩换衣服再捏一块纸巾进电梯,单元门口拿到东西就匆匆上楼。

直到这天,成都连续数日“无新增”,才趁下楼取快递之机,出小区,周遭走会儿。

到人南立交,抬眼望见熟悉的桥景,和立在桥对面的凯宾斯基大酒店,突然眼湿,见”的湿润,袭上心头。

这条路是常走的。

跟女儿上街,与朋友有约,坐地铁搭公交,早不见晚见。周一到周五晚上,会随一群舞友,在桥头新希望广场,跟周老师学民族舞。

桥上车声桥下灯影,那时候觉得太喧嚣,现在想起来,连那喧嚣也带着暖意。

很多年了,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过日子。寻常平凡,而身边的热闹繁华或者凉热冷暖,也都见惯不惊,以为日子就是这样走着,一成不变,也就无所谓多美多好。

而今年,突然遭遇疫情,让所有人来不及震惊就不得不禁足蜗居。

一段日子,天天在疫情播报的提心吊胆中。早晚站在窗口,朝寂静的街市静寂的路,望着盼着叹着——三月,我能下楼吗?

终于三月!终于成都连日无新增,终于,我下楼了,又站在人南立交桥下了。

久违了!仅仅月余,却像是分隔太久,若不是那桥太宽太高,真想拥抱它啊!

失去,才想念,从来没有如此想念,也从来没有如此明白——能够在寻常日子中安好着,就是幸福了。

对着立交桥,我拍了一张照片。

这天是阴天,照片有点阴郁,带着挥不去的伤感。




继续走。

人车极少。想那日与女儿黄昏漫步,温馨溢上心头。

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心态变了。爱更多更满,因为我们,我,跟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一起平安地走进了又一个春季——2020年春节,我们越过疫情,终于,看见春天,来了。


沙河(这天是2020年3月7日)

这日,太阳出来了,疫情依然“无新增”,赶紧推自行车,去沙河。

沙河是常去的地方。

春天,杨柳吐翠时,常在早上骑车去溜一圈。女儿在家日,周日我们有时走路去,在沙河边遛遛弯,再去东湖畔喝茶。

坐在湖边,看柳絮飘飘,女儿就在身边,共享初春暖意——这样的情景一直镌刻心上。以后每当走近,那份暖意仍在。

原以为今年春节能跟女儿再游东湖的,不料疫情突然袭来,我们不得不宅在家中,紧张惶恐焦急,一直到女儿离开,一直到差不多两个月过去的今天。

拐过一个叫做“成都偷心”的酒吧,看见骑行小路延伸眼前,有点梦幻感。


,终于再见沙河!

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但春天来的时候,人还在,沙河也还在,人与自然,春天与花儿,都在,真是好啊!

站在一道石桥上,转着身子拍照。

河畔,柳树依依,迎春花葳蕤,绿黄交错,倒影涟涟,生命在春的呼吸中,格外鲜活。

怦然心动!过桥,停车,走近一岸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迎春花儿。迎春花摇摆着,星星样眨眼,似乎跟我打招呼。

拿出手机,双足插进花丛,想跟迎春花合影。

心里满是爱的涌动。

爱眼前好久不见的春花春景,爱此情此景中兴奋不已的自己。



一簇花儿特别热情。风摇,花儿跟着摇;我刚摆好姿势,准备拍照,花儿忽闪着笑眼摇过来;正说将她也揽入照片吧,她又倏地闪开。

又说就依她去吧,正聚焦呢,她又摇了回来!

这花儿,就那么眨着眼摇来摇去,一会儿挡了我眼,一会儿吻上我唇——这花儿啊,是多长时间没见过人了吗?俏皮得不分男女老少都说爱。

我频频拍,女人与花儿的照片。

照片上,花儿是美的,女人却不敢说美了。禁足月余,头发白了长了还乱着,即使摘下口罩笑,也不能让今年的花儿还认得往年的人了!

幸而,春意在,花儿开着,柳叶儿绿了,一条路静静晒着太阳,流水声声,映着高楼幢幢,两岸绿的叶黄的花半掩半露入水汤汤,此情此景,直让我笑得花儿一样。




湖畔琴声(依然这天,依然沙河边)

揽花入镜之后,也不敢逗留太久。又将头笼在衣帽里,口罩严实戴着,骑车回走。

春风轻轻,柳叶儿拂面,熟悉的路有了陌生景色,春天并没有辜负城市禁足人,花儿草儿自顾自绿着红着。

自然有情,人也有情。迎面一个女子口罩上的眼冲我笑笑,她的身后,一侧竹篱笆青,一侧海棠花红。竹篱笆上竹叶儿翠生生摇着,不时牵人衣襟,很亲昵的样子;海棠花开得正好,楚楚动人的红色,让好久不见天光的人心砰砰跳。

就在这样动人的情景中,忽有琴声迎来。

湖畔不远处,一男子着风衣,手执小提琴,面湖背路,在拉一曲《化蝶》。琴声悠悠飘起,柳叶儿闻声翩舞,翠竹叶儿更是点头频频。旁边,一女子颇有身段,也是轻盈步,欲舞欲歌的模样。

其实这时,我一面举手机拍摄,一面,也跃跃欲试欲舞欲歌了。

不止是我。那个戴口罩推孩子的女人也停足,举手机拍照,她拍照的姿势也曼妙,有羽化成蝶的仙味。

那时,蓝天白云下,拉琴的男人、旁边的女人连同岸边柳路畔花,还有掠湖的光影摇竹的风儿,以及湖中心忽然飞起的一只白鹭,天地人,都在说爱了。

但那,我知道,跟爱情无关。

那样一种越过疫情幡然醒悟般的热爱,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极美画卷。

成都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疫情能关住身体,却是关不住心,当可以走到蓝天下,封存了很久爱之激情,就自然奔放了。

 


  东湖公园(这天是2020年3月19日)

日子,总是以它自己的规律走着。

2020年冬春,人们在疫情肆掠中,捱过一天又一天。

当中国疫情转好,世界又多国爆发疫难,让人很不安。

世界不安,中国焉能独安?!

我们能做些什么?为人和生命。

但春天,还是如期而至。以它自己的速度。










樱,在校园一方净土,每天边走边拍,春草春花渐次开放在樱的镜头下。她每天从微信窗口发来,让日子和心情走出郁闷,看见阳光下的温煦。

我也尽可能给花草配上一些文字,希望让人在赏花中感觉春意。

假如文章可以成就什么,这些日子,我特别希望文字能成就“平安”。

让儿女平安,天下儿女都平安。





春天走进成都,我,走进了东湖。(这一天是3 月22日)

疫情之后的东湖,似乎多了大家闺秀的风范。

路上人不多,都戴着口罩,假如对面来人,也是一侧身,让出更多空间,给陌生路人。

太阳是喜洋洋的,人也是。但也不出大声,连与樱花照相,也是你依一棵树,我傍另一树花。






一个人自拍,尽管怎样摆都不太好看,却也没有谁请谁帮忙。

其实我是有几次想主动问人是否需要帮助的(见小情侣时),也有想请人帮忙的时候,但都打住了,人家的眼神就见距离了,毕竟疫情中,怎么也不该太热情。

有人说意大利之所以疫情发展很快,就是疫情中人们还亲热,老朋友见面居然还相拥,问为什么,答曰:几十年朋友了啊,假如他不在了,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那样的友谊,让人眼湿。

走近东湖的这天,看到一则消息,称,人少地宽的地带,可以不戴口罩了。但绕湖一圈,遇见的人不多,只在樱花烂漫一方斜坡上,看见有人一家一家或坐或站地在一起赏花。有几个小女孩没戴口罩,还在湖边摆了吃的,几个人嘻嘻哈哈边吃边玩。






我顺路而上,抵达坡地高处。

这里无人,我也取了口罩,躲在一片丛林间,舒展肢体。终于可以在蓝天白云下不戴口罩放松身心了!

这时林间小鸟唱得很欢,虽然这段日子也在窗口听得鸟叫,但此刻毕竟足踩大地头顶蓝天啊!被宅居困顿的身心瞬间放松,心泉浴春,荡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潮湿……

我情不自禁展臂,向着苍天,说:感谢主!

就是那天,我举手机录下林中鸟唱,发到朋友圈,问:听到鸟唱了么?

听到了!女儿回答。

听到了!樱回答。

听到了,好听。英的声音。

我笑着,举手机在林子间转来转去,一边拍,一边放。

鸟唱,在花香里;人来,在小路上,一切都鲜活在春天的怀抱中。

倏然,不自禁就心湿了,进而泪流,竟然,止不住泪奔。

我这人哪,泪点太低。,明明此刻,我已经在春天里。

希望,坚信,世界之春也正赶路,天下父母和儿女,人与自然,在春天花路上,同行永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