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参,当时中央领导在前苏联手捧白面点,浊泪澜珊,大中华吃了几千年的黑面团有救了,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增白剂引进,我们自此吃上了白馒头。现在有点履水难收了。
母亲的手工馒头自然不用那个,一直是面食的本色和滋味。我有一次回老家,见笸箩里还有个干馒头,就装到兜里,到背人处拿出来就啃,我想念那种滋味!后来见贾平凹说一个人,久违故乡,走到田里抓一把黄土就在嘴里嚼,泪如泉涌,那种血液和骨子里的归属,让思念成疼痛。
早先,人们以吃饼为主。《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南方多雾霭,每一过水总是不顺当,出发前就祭旗祭河。但亮不忍用人头,遂以面包牛羊肉代替,即"蛮"头。后传至今。现在到南方,许多地方还把有馅的面食叫馒头,把北方馒头叫点心。
又是一年到头,我回家把父母接来,母亲一定准备了一样又一样吃的,一定也还有半袋馒头。
鸡的吃货,八千年前就现身了,这是由临潼的一段鸡骨保守推算。三更灯火五更鸡,鸡作为最可靠的闹铃,曾和多少人的梦想激荡在一起?
鸡是凤凰的原身,避邪,有五德。鸡者,吉也,祭必有整鸡⋯
二十七,杀年鸡,你可否还沐手正心?可还在乎整只?还是在乎花椒辣子?
天麻麻亮,正堂的地上会铺一张苇席,或放两个蒲团,小时候的年初一,我就挨家到类似陈设的长辈家去磕头拜年。长辈回礼通常是满老茧的手,抓一把糖果硬往口袋塞。
如今年过不惑,在小城的年初一早上,那个时刻,心还属于故里,只是数一数可跪拜的正堂愈少了。
拜年一俗,早在东汉《四月民令》即有记,多是初一到初五,若晚于初五该谦称拜晚年了,也有早拜的,除夕前就叫拜早年。
拜年之礼除叩头,还有拱手抱拳,宋至清还流行投帖代礼。需要说明的是抱拳行礼,男士要左掌前包右拳后,女士相反。
明日除夕,今天是最后一期秋池说"年"。感谢十五天的陪伴。在这里秋池和石房子全体小伙伴给您拜个早年:戌岁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