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对总领百官的丞相显得极其的不放心,加之历史上各个朝代权臣(一般都是丞相)当政,架空皇帝的例子数不胜数,一心想维护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的它,越想越对丞相这个职位不放心,在纠结良久后最终决定下杀手借助“胡惟庸案”把他认为能够威胁他江山传千秋万代的丞相这个职位给彻底根除,持续千年的封建王朝”相权与皇权之争“最终以皇权绝对的优势给抹掉,中国封建皇权制度也由此走到了顶峰。
明朝可以说是一个中央集权最彻底,皇权极端的登峰造极的朝代,全国所有政务决策都集中在皇帝一人,但是作为正常人的皇帝又往往精力有限,需要心腹之人的分担,普通大臣在明朝又是被皇帝极不信任的团体,与之相比日夜生活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反而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甚至是政治上与大臣牵制的依靠,就这样明朝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最终甚至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由于皇帝的有意的栽培,很快太监们就成为其独裁专制的重要鹰犬之一,皇帝为换其忠心(朱棣起义反自己的侄儿,买通侄儿身边太监,为其成功登位提供非常大的便利,登位后为了防止太监背叛自己,采取把太监利益与自己的皇权捆绑在了一起),使其成为皇权的第二受益人继而其也就顺其自然成为皇权坚实拥护着(作为太监他们很清楚,要是没有皇权的照耀,庇护,离开皇上,失去皇上的信任后,它们什么都不是)。
当皇帝罢黜丞相职位,扶持身边的太监成为一股政治势力在朝堂上跟大臣进行制衡的时候,又因朝廷上的利益总量没有变,嘴里的肉活生生的被皇帝分走了,文官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在不同地方,不同层面对皇权进行反击反制。
但是他们这一反击不但没有争取到自己的利益,反而让皇帝对他们的态度从之前的不信任变成了不放心,皇帝发现文官集团结起来的力量已经对他的权威造成了威胁,为了能够维护自身的权威。
他开始对文官集团进行了秘密的侦查,为了能够时刻监视百官在朝廷之外的一举一动,由皇帝直接负责的特务机关就这样应运而生,他们到处秘密侦查,寄放耳目,用鹰犬般的鼻子为皇帝找出一切对其皇权造成威胁的潜在威胁。
不仅如此,可能是因为自己太宗皇帝就是平民起义出身,明朝皇帝除了对自己身边的那些朝臣不放心,时刻提防外,开始对一般的普通百姓以极下层军士也极度担心起来,生怕那天出个跟太祖一样的人物,对他们的皇权造成严重威胁,就这样,一张由皇帝亲自操刀组建的覆盖全国的特务监察网慢慢的的覆盖开来。
由于皇帝的推广,明朝的特务系统较以往朝代,显得更加强大,更加的上了台面,成为了守护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最锋利的利刃,这样的利器皇帝自身又不可能完全亲力亲为,必须交到值得信任的人手中,而皇帝身边的太监不可厚非的成为了最佳的人选。
加之皇帝原本就有打算把其培育成一股能跟文官集团相抗衡的政治势力,相对于文官集团那些由太监组成的宦官集团又有很多先天的劣势,为其配备这把代表皇权的利刃,变相的也就填补了其势力和影响的劣势,其能够更好的达到皇帝平衡朝廷的权利天平,进而对自身皇权利益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这应该也是为什么,特务机关除了锦衣卫外都是由太监直辖负责行动的很大原因吧。
您可能会问为什锦衣卫不是由宦官控制,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皇帝在特务机构内部的一个小平衡,因为明朝皇帝是个高度独裁的皇帝,可以说的上真正的孤家寡人,极端的可以理解为他们对谁都是不信任,他们眼中只有他们自己才不会伤害自己,对于太监往往又都是牵制平衡,进而使其完全被自己控制,对自己绝对的忠心。
总结:
明朝特务政治的发达可以看作是极端独裁的封建皇权制度下的畸形成果,也可以看作是封建社会衰败的开始。
————
小编:袁载誉 一个想的有点多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