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经济越来越差的缘故,在茶人行当里碰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越来越多。
有玩氛围的——那三五知己甚至几十上百人经常在一起聚会,现场以娱乐气氛为主,有联络感情的,有联络生意的,有唱歌、有跳舞、有参禅、有冥想的。看似一团和气,最终却基本上以销售为本质目的,长期不消费的基本上都被扫地出门矣。如果仔细观察静心思索,会发现这种模式其实跟传销没什么本质区别。因为参与其中的业内真行家人数为零,而加入的新人也断然不敢在庞大的人群中勇敢提出自己的质疑,否则很容易别归类为邪教,懂事的又懂茶的大不了观点不合下次不来。
有玩“仙气幻境”的——一杯茶进肚,讲解者(销售方)能清晰将茶品进入体内打通108条X脉的感觉细致的说出,例如茶气经由心脏走入指尖,喷泄而出。血流涌上头顶,在百会穴聚集,一道茶最终喝完之后,身体轻飘若浮起,仙气弥漫......如果你完全感知不到,说明你茶龄不够、水平不高、能力有限;万一一个不小心你感知到了,那就等着挨宰吧。
有吹牛不打草稿的——180CC的壶内投茶20多克,开水注入不经浸泡即刻倒出,以这种歪门邪道方式讲解茶品品质如何优良、等级如何高、耐泡度高达30-50水甚至更多。只是,这类人永远不敢拿自己的茶去跟其他茶品等重+同器皿+同手法冲泡,因为观众们会很清晰的发现,哪怕是当年全新的下关甲级沱,按照这种方式冲泡50水时茶汤也是有颜色的。而惯于用这种方式泡茶的人,甚至不敢用自己的茶去跟超廉价的大厂普品对冲,因为他们实在怕输。
有强行抢夺话语权的——常见于把剁碎的茶描述成多么的肥厚多么的健壮,而完整精采的茶却漠然置之;或将一些根本不入流的三线茶品描述成野生、罕见、稀有....的品种;又或将大量生产的普品茶系描述成增值潜力巨大,不买后悔;由于自己底气不足,不让品茶者随意发表意见,惯于指鹿为马、颠三倒四、胡编滥造,靠的是自己的大声和信众的附和声强行压制不同声音。在那种场合下,非友即敌,毫无客观可言,更妄谈共同进步了。
有玩跨界暴力营销的——你听说过一年内全新的云南白茶售价高达5000元吗?那我告诉你,5万元或以上都在卖!这种状况十年前真没有,现在真的有,不但敢这么标价,而且还真的卖得出。因为销售者口才好气场大,而且这类商家在茶以外的行业确实是光屁股坐板凳,跨行业的销售,越是不懂的财主越容易上当。还有就是打着卖茶旗号做其他生意的,两者交叉销售,走到各种场合下满口跑火车,到卖茶的地方聊金融,在金融的场所谈茶经,把新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不懂事头脑发热的还真以为打桌球的就能踢西甲,而行家们则对这类大忽悠嗤之以鼻。
梁权问:
你懂泡茶吗?真的懂吗?你泡茶的每一个细节动作合理吗?你使用的器皿符合把茶泡好喝的原理吗?为什么要用这个动作?理由是什么?科学依据是什么?这么做真的能改善口感吗?
你究竟会泡几种茶?你和多少人面对面斗过泡茶?你赢过几次?你是国泡?省泡?市泡还是县泡?究竟是因为你有钱买得起高价茶?还是说你真的懂泡各种茶?这概念不可混淆。
大言不惭一句:咱这一连串问题问下来之后(即刻起),好多茶客在日后喝茶的时候,都会开始去研究商家冲泡的手法问题了。他们一定会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泡茶?能不能告诉我理由?
懂泡茶者必定懂品茶。
如果连茶的本质都喝不明白,怎么能懂得如何泡?孩子尚且先学走再学跑,故一开始一定不是学怎么泡,而是应先学怎么品,懂得如何把茶的口感清晰分出优缺点了,方能在冲泡时扬长避短,学出一手好泡法。虽然国家级茶艺师和评茶师是两个体系的职称,但作为实战专业茶人如果只懂泡而不懂品,那是完全不合逻辑的。
那梁权再问:你懂品茶吗?真懂还是假懂?
近20年的茶历史上,有多少莫名其妙的“新发明”被爆炒然后在短短几年内消失秘迹的?
2000年左右出现的月光白
2002年左右流行的冰鲜铁观音
2003年前后出现的把把茶
2005年前后爆炒的茶苞芽
2000年左右出现出现的桂花拼茶、菊花拼茶、玫瑰花拼茶药材拼茶...
这些个茶类现在还有多少被热炒、热卖于茶叶专业范畴圈内?还有吗?
那下一个注定会在3年内走下神坛的品种茶是什么?
梁权答:小青柑
理由:这世界上只有接近烂掉卖不出去的根本无法食用的青橘子皮(或纯观赏橘),才能完美吸附那些品质糟糕到一塌糊涂的垃圾熟茶的“脏味”。那所谓“负负得正”的研究结果生出了当今的“小青柑”。普洱历史上出现过的无论是橘子茶、柚子茶、柑普茶......都是废物利用、垃圾再生的怪胎产物。想要茶好喝,找点储存干净的品质高雅老宫廷熟茶,配一点干净的新会干仓老陈皮,那才叫优质传承的真谛。
那个集诚信与商道于一身的职业商家:梁权
2017年2月19日于联盟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