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一词中, 那些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的副词, 用得十分贴切、形象、准确。 在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字眼进行反复研读:
一是切实弄清这些字眼的含义;
二是钻研这些字眼对表现诗文思想内容的作用。
如“ 惟余莽莽”的“ 惟” , 不仅强调了积雪厚、面积广, 对“ 北国风光” 进行形象描绘, 而且强调漫天皆白、惟雪无它是“ 北国风光”的独特景象, 为后文“ 须晴日”作了感情上的铺垫。
再如,“ 俱往矣”的“ 俱” , 强调历史上的“ 风流人物” 都已成为过去, 而高度概括地写出了人类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规律。 这时, 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 当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 为四化建设的早日实现, 又得“ 数” 我们这一代的“ 风流人物” !
通过对字眼的反复把玩和咀嚼, 学生就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 今朝” 的“ 风流人物” 之列, 把自己的一颗爱国心, 满腔建国情, 去奉献给祖国。
至此, 对《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 就可以做到“ 披文以入情”了。
还有哪些虚词更具非凡意义,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