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为谁写作?
我卖掉了小店,为了能全神贯注地写作长篇小说,搬出东京的住所,远远离开都市,过起了早睡早起的生活。又为了维持体力坚持每天跑步。就这样,我毅然决然地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在《当我在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什么》的时候,惊讶于村上放弃自己经营的店而当职业小说家,捉襟见肘的生活,心想若未能果腹如何谈生活,当时归咎于可能跑步的一方面帮助。做喜欢的事,并且一定要全力以赴,一切便理所当然了。
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通过将自己相对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而且顺利的话,还要与读者共同分享这种作用。
为谁创造?小说家,通过灵魂深处的故事与人之间联系,有内观的自我修正,一种私密的自我创作。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村上两条心得:“既然如此,就只能为了自己高兴而写啰。”“随它去吧,反正都会被人家说坏话,干脆自己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为谁,为自己而写,如果可以顺便与读者分享。没有对于读者的过多期待、自己的限定,没细想过多实际,扎扎实实写出灵魂深处的故事
On Writing Well 中Willian Zinsser老爷爷说
You are writing primarily to please yourself, and if you go about it with enjoyment you will also entertain the readers who are worth writing for.
写作主要是为了取悦自己,如果你能享受的进行创作,你也便娱乐了值得你为之创作的读者了。 写出灵魂深处的故事,获得读者信赖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刻意无迎合。
第十一章 走出国门,新的疆域
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人心浮动”景气沸腾,村上想以一名寂寂无名的作家、一个新人,看一下自己在日本以外的市场究竟能走多远......
外国文学的翻版,日本国内遭到抨击,成了挺进海外的契机。《纽约客》刊载村上部分小说,村上便自己找到了代理公司ICM,三位出版人(宾奇、梅塔、菲斯克琼)的合作,自己寻找译者,自定的同一擂台、同一竞技原则,凡事亲力亲为,以自己的智慧、写作的专业在美国开辟新天地。
第十二章 有故事的地方·怀念河合隼雄先生
村上对河合隼雄先生从初次“双目无光”到后来“灵性活泼”这样说:
大约是抹杀自己,或者说让自己接近于无,试图将对方的“存在状态”自然地——比如说作为文本——原封不动吸噬进去。
毫无保留吸收别人观点,再毫无保留的展露自己,这种态度深感佩服。而日常,常太过于固执为理解他人观点就批判对待,读书不多而不能以复合多元视角看待世界。
今日最喜欢
能把某个目标当作旗号高高地举起,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问年龄几何,不问身处何地。
喜欢村上,文字中的真实感和获得的些许慰藉。希望日后自己也能某种方式某种内容同样的感觉说出:我卖掉了小店,为了能全神贯注地写作长篇小说,搬出东京的住所,远远离开都市,过起了早睡早起的生活。又为了维持体力坚持每天跑步。就这样,我毅然决然地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