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职场工作时,见多识广的上级——公司的副总经理,经常说我爱学习,自己也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这样评价自己。对于这个评价,我本人不置可否,自我感觉只是好奇,每每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总是有求知的欲望,至于学习到什么,似乎不太关注,常常是开了一个头而未必有结果。最显著的地方,就是年终盘点的时候,发现在一年内间,报了无数的线上课程和社群学习,但真正投入完成学习的却不多。
2019年下半年,接触了盖洛普优势,优势测评,学习优势竟然是第一名,至于学习才干主题的特质,和我的现实确实非常吻合,有旺盛的求知欲,渴望不断提高自我,求知的过程而非结果令我激动。
盘点2019年,几乎全年都在投入学习中,年初参加了新精英的课程后,整整一年都被圈层进来了,进入的社区,链接到的伙伴,大都具备学习的才干主题。看着那些优秀的人个个都很上进和努力,自己似乎也被推着往前走。一年的自由职业,过得比职场的生活还要忙碌。
几个高频交流的群里不断有各种学习平台和课程的链接,自己似乎也不断在投入之中,一直到近期两个月,高密度的咨询和频繁的线下课程学习,无暇顾及微信群里的信息,有一段时间没有关注微信后,对群内交流和浏览的兴趣也骤减了下来。
渐渐地,开始对高密度参加学习方式感到有些厌倦,再回顾自己上的这些课程,能吸收的内容似乎也相当有限。前两周,自己唯一能够天天关注的督导学习群中,几个伙伴链接了一些课程,伙伴们兴致勃勃讨论团购课程的时候,我沉默了。
记得12月上优势课程时,我非常尊重的杜老师,在回复一个学生的回答时,他说了一句,他只应用了优势这套语言,其他方面的测评,没有深入研究,对他而言,先找一个突破口深入研究,再考虑延伸到其他领域,很多知识的领域都是相通的。
这句话似乎瞬间点醒了自己,没有目的的不断学习和探索,究竟有什么用,这几十年的学习和积累,还不够当前的应用吗,知识付费兴起的时代,不断有人贩卖焦虑,催生出大量华而不实、拾人牙慧的知识,这些知识未必是自己不了解,而是没有沉淀。现在需要的,不是输入,而是在建构自己框架后丰满自己的体系并开始输出。
同样,我想到手机微信上,一千多名联系人,几十甚至上百个微信群,但真正能有价值的联系人和社群,少之又少,我有必要保留这些人,留一丝希望,日后可能用得上?
细思可能性极少,即便年初离职,昔日职场时朝夕相处的同事,这一年中,也鲜有联系。人走茶凉,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归根结底,看的是交换的价值。是时候简化自己的朋友和朋友圈了,越简单,越聚焦。想到这里,我开始向往极简主义。
2020,已经开始从不惑之年迈向知天命,简单、真实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最有力量的生活方式。学习极简,是我将要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