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此诗是苏轼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也称《庐山烟雨》。苏轼结束了长期的流放生涯,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闻幼子将去赴中山府通判之职,遂写下了此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殊?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这“三般见解”,指的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更是世人对物相认识从感性升华至理性的过程。只是能真正参禅理透的又有几人呢?
东坡此诗,正用此意。禅在于悟,在于用心去体会,心有所感而生悟。此诗就道出了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若未能前往观赏,定会抱憾终生。只有等到去观赏的那一天,庐山的云雨烟岚,钱塘江浩浩汤汤、了无穷尽的潮汐。
初看之时,看到的是烟雨迷蒙、潮汐汹涌的物相;当超越物相,观物顿悟,“到得还来别无事”,进入了禅的境界,那物相已不单纯是自然的物相了,而是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
庐山虽还是原来的烟雨迷蒙,钱塘潮汐宏伟壮观如旧,但那已不是了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已是佛、是禅。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参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同是听雨,只因处境不同,心境不同,感悟却相差甚远。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悟可以是渐悟,也可以是某个特殊时刻的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于禅境。慧能一盏茶的时间口占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继承佛祖衣钵,任禅宗第六祖。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观潮》的表面意思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含着不简单。这就需要把对诗的理解从自然物象层面上升到禅理层面。
本诗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本诗的最后一句与第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是重复的。这也是全诗的精髓及禅意所在。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的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疑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牵梦萦、不计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假如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宁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欣赏了两地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遂生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首句“庐山烟雨浙江潮”为想像、传闻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诗人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中的禅意,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后,夙愿得偿,发出会心一笑:“正是如此!”。
由此想到了民国奇女子张爱玲的一段话:“也许每一个男子都会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其实,第二种解读已经包含了第一种解读,甚至是更高的境界。
禅意是芸芸众生终其一生都在苦苦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时是痛苦,追求到后是厌倦、无聊。如此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
我们寻常人要达到禅悟需要随缘,也不需如此。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顺之必然,求之安然。
花生壳很容易捏开,包裹它的红衣也容易揉碎,只有花生仁不被外力摧毁。而秘诀是因为花生仁内心充盈,足够强大。
我们的心也该如此,满怀希望和慈悲。庐山烟雨浙江潮,潮江浙雨烟山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