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林逋,就会想到他的“梅妻鹤子”,就会油然沉吟他千古咏梅绝唱《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的清雅俊逸、高洁不俗,深得和靖先生的喜爱,梅又何尝不是他人品的写照!他孤高自好,漫游江淮,及不惑之年,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终生不娶不仕,惟喜植梅养鹤,他个性鲜明,其经典故事为后人乐道。世人削尖脑袋钻入官场,而他却傲然拒仕,真宗知其声名和才华,踢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他感激而不自骄。聘他为太子老师,他一口拒绝,说:“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及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画中”“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可见他追求的是自由闲逸天人合一境界。但他教其兄之子林宥登进士甲科。诗友相娱,梅鹤相伴,驾舟游西湖诸寺庙,逢客至则叫童子放鹤,他见鹤必归,喜梅植梅。善行书,长为诗,多写西湖美景,风格澄澈淡远,诗随就随弃而不留存,说:“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后人得其诗三百余首。总之,印象中,梅鹤成为他清高耿介洁身自好的象征,他自然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
我们多以此评介,其实,只知其一,或只知其表。其实,人是有性情之灵物,与其让他峨冠博带仙风道骨地供奉在精神的神台上,不如还愿他的俗世间的可亲可爱的形象,如果参见一些性情之事,就会让林逋的形象更见真实丰富,对他的“梅妻”有更深切的理解。
据考证,林逋终生不娶而以梅为妻,乃为情所伤。这从他的以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长相思》可隐约窥见,“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湖已平。”一段铭心刻骨的爱,已成过眼烟云,令人浮想联翩,或许是漫游中的艳遇,爱意深厚却因诸条件阻隔;或许是传说中的失偶后不再续娶而别家云游,又一个元稹再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令人勾联起顾城的《别》的诗句“只有影子懂得,只有风能体会,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在心花中纷飞”,这是飞鸿一掠有情无缘的惊叹与洞悉人生后的透辟,其人,其情,耿耿于怀,久而不销,在万般无奈的留恋之下,迁情于梅,以表忠贞,梅成了衷情的意象,植梅,写梅的风骨,颂梅的品格,情有独钟,自在情理之中。再看两首诗词,可赏鉴其高雅不羁的性情和对梅的情愫。
其一 梅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其二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不仕不娶的林逋,喜梅而植梅,不仅发乎衷情,风雅清俊,超凡脱俗,还是现实层面上的营生之道。诗酒年华,诗朋文侣,彼唱此和,若靠知音的周济,终不是营生之计。而为诗,抒发情志,传之于诗友,散布民间,不像现在形成了产销一体的产业链,可谋生致富,否则他不会诗成而随弃。为生活计,他得还俗,于是在孤山亲手植三百六十棵梅树,数目与一年的日子同,当梅子成熟,便到后山采梅,分封三百六十余包,售得一包便可维持一日生活之资,不以赚钱为目的,古代从商辄俗薄,不受人待见,但他是在俗气中追求脱俗的高雅。日子清逸恬淡,他不愿意因俗世生活累及其品格,“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从自题诗可看出,真实的林逋孤清高洁,竹鹤相映衬,水、花、蜂相伴,因清雅撷物,葆有清高的风骨,他因爱而植梅,售梅而不求其富,怀才而不求其贵,没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渔父顺世推移的圆通,有屈子“怀瑾握瑜”“新沐者弹冠,新浴者振衣”之志,虽不像屈子不忍“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而怀石投江一跳,他是置身浊世之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是常在河边走和人在屋檐下而尽可少湿脚与低头的那种不俯就的执着与坚守,他实在是世俗中洁身自好的一缕清流,在今人看来,他虽经商而无商者的铜臭味,一身清气,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如此说,林逋的“梅妻”有了注脚,林逋也真实可爱起来了,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傲骨铮铮而无傲气,是尘世中的风雅,这样,和芸芸众生握手言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