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够加入课例研究成长团队。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的沦陷,深受启发,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没见到书没看过书之前,我认为的课例是大家共同研讨一个课,也就是尚书楼的成长团队共同研讨一个课。我还在想大家不同学科怎么研讨,是要进行学科融合吗?看完书后,我才明白,共同研讨是课例研究的核心,但不是不同学科,而是自己学科的人成立一个学习、发展研讨共同体,共同研讨教学中学生呈现的问题,讨论学情,确定主题,授课实践,课后研讨,修改课程,再在平行班根据新的学情开始新的授课,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形成课例报告,而这时的报告不是课例的结束,而是进行新的研究开始。同时,我在思考各自学科成立共同体,那对于整个尚书楼的研究小组来说,怎么开展研究团体活动?通过学习,我知晓了,不同学科的课例融合起来会变成全校的课例整合体,同时大家在课例研究的方法,路径,课例各个阶段的使用上可以充分的讨论,研究课例研究过程本身,这样一来我便明晰。
具体什么是课例?我的理解是从教学或学生学习反馈的问题中,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老师们的共性问题也可以是学校指定,但必须是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这样主题定下来,研究共同体一起讨论学情,根据学生讨论授课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生可能的听课反馈,等到教学设计完成就开始实践,教学中有授课者、学生主题的参与者、研究共同体的现场听课观察并写下观察记录(提前分工好观察对象),课后的集体讨论,这个讨论包括主讲教师的分享,听课教师的观察和发现的问题,大家集体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针对课堂开始前的预分析学生反应跟授课完成后出现的学生反应之差,同时开展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准备新的循环过程。最后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结合理论基础跟实践过程和反思记录等。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整个课例研究完全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恰好加入了市里的心理工作坊,工作坊的主题是基于学情的心理课堂研究,顿时我对工作坊如何开展有了明晰的方向,恰好太有用了。同时,我申报了教科所的课题,以校园欺凌为背景的研究,这是我很多年都想聚焦的问题,也是国家下大力气重视的方面。之前我参与郑州大学教授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研究,研究路径是调查分析等,这次我对我的高中生校园欺凌有了课例研究下的思路:要有调研,相当于前侧,了解高中生的学情,在此背景下确定主题研讨,这里的研究团队中有四种类型: 心理教师、安全负责人、德育安全骨干、班主任,不同参与类型完全可以开始各自领域的课例研究,发现问题(一定是来自学生主体的问题),相关部分的政策制定、关于校园欺凌的心理课授课、安全骨干对全校的安全教育、班主任防校园欺凌主题的班会这四个方面进行。想到这,我异常兴奋,瞬间,一个课题从虚变成了实,最后把四个领域的课例研讨形成整合,形成整合的高中阶段校园欺凌表现、预防及干预的完整研究链,有效推动高中阶段的防校园欺凌教育工作。
至于困惑,我还没有开始实践暂时说不上一二三,但是怎么开展各自领域的团队建设,对团队的培训,具体开展课例研究时有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等等或许会有障碍,可不管怎样,开始就是好的,至于过程,问题来了一个个解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