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为何道不知,洹河东流无穷碧。何当共话杏坛趣,却话风起陵阳时”,一晃之间,第一届杏坛网研社年会已过四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浮想联翩。
闻炫歌而知雅意
2015年,那是一个春天,到老朋友时任林州九小副校长焦兵书那里借书小坐,期间谈起了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追梦人,焦校长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是否愿意举办第一届“杏坛网研社年会”?我略一思考就决定“接活儿”了。
不因是“第一个吃螃蟹”而起意,只因共同教育理想的追梦人相聚,只因陵阳的教育梦崛起而生心,聚天下之英才点燃己之教育梦,何乐而不为。
年会临近情更怯
转眼之间,六月份就到来了,离年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心在七上八下的跳着。期待着年会,期待着聚会,期待着七月的来临,却有淡淡的忧虑在心头,如影随形,萦绕脑际。
来客怎么安排?会议室安排到哪里?会议期间的接送如何进行?等等一切问题纷至沓来,每天都在脑际萦绕,简直有废寝忘食、寤寐思服之劳。唯恐自己的安排不慎,坏了友人的雅兴,贻笑大方。为此,我独坐斗室整整四天有余,上至会议流程安排,下至一车人员安排,事无巨细,一一安排妥当,才稍感心安。
但更令我焦虑的就是:焦会长安排我作一个讲座,时有感如临深渊、如坐针毡。从内心而言,我是想“崭露头角”的;但从心理而言,我是一个极端害羞之人;从内涵而言,感觉相差很多,唯恐“露怯”于众友。好在老友焦会长再三鼓励,我才决定登大雅之堂。
网研高高高几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七月六日,四面八方的网研人蜂拥而至,真个是老少咸集,群贤毕至,大家聚在一起跳着、笑着,为相见,为携手同行。
在一起的两天里,一群教育梦想同行者,一起破译着“职业幸福成长”的密码,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例,以满腹经纶为帆,以梦想为桨,不懈追求,奋力前行。五十多岁的张国庆老师侃侃而谈,二十多岁的唐芳活力四射,潘颖老师深情款款,呼宝珍老师深度解读,徐文祥老师精彩华章,杨诗云老师的执着顽强,等等老师的深情演绎给以会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天,骄阳似火,在凉爽的会议大厅,每一个心脏都在激情似火,传播着感动,激励着成长;夜晚,大家在星光下“挑灯夜战”,上演“烟雨楼”会战。夜已深,人不寐,语不惊人誓不休,神游天地,思接九州。
“网研高高高几许,云里雾里不知处”,见贤思齐,年会是成长的导火线,年会是成长的平台,更是成长不竭的动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届年会是一个幸福起点,是一个幸运的发祥地,它是一个火种,启迪我们对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使我们前进的路上并不孤单,我们一群人在携手同行。
陵阳的教育同仁开始了感性和理性的教育行程,四年来,我们借网研年会的东风,开始了迅速成长的历程:打造特色教育,打造教学名师,树立品牌学校,发展文化内涵,全面发展全面育人,打出了陵阳教育名片,推出了教育新人,打出了乡镇教育品牌。
几年来,我们请网研社徐文祥老师为陵阳老师作讲座培训,我们请贾振才老师到校讲座讲课,启迪老师成长;我们派老师王志国、常书才参加年会发言,发出自己的声音,倒逼成长。网研社不仅仅是成长的一个起点,更是成长的驿站和成长的资源。
深情的道上一句: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就和网研社抱团行走。
如梦令
风起陵阳缘起,瞻彼鹤壁亮翅。寻味长垣迷,烹茗罗山雅意。魅力,魅力,风展红旗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