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砸西瓜减压,有必要上纲上线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为了解压,来自川渝的2000名大学生在某旅游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的西瓜重达1吨。该行为引起网友热议。不少人质疑,通过扔西瓜的方式减压是否合理?“1吨西瓜被砸会不会太浪费了”?昨日,活动举办方回应称,相关活动系调节气氛,“‘西瓜大战’并不是浪费,解决了当地滞销难题。”(新京报5月31日)

大学生为了减压,砸西瓜看起来有些浪费,因为按着儿时的思想教育,那就是农民伯伯用汗珠子浇灌出来的劳动果实,而大学生为了减压竟然砸掉一吨西瓜,这当然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历史传承意境难以融合,从这个角度讲,砸西瓜确实是一种浪费,并且在传统意义上,也有一种对劳动者的不尊之意。

然而,社会在进步,一切在变化发展,物质生产总量已今非昔比,随着这种高效农业文明的发展,食品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果腹之用。因为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时候,也必然是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时候,而这其中就包括某种精神层面的需要。而任何物质都有它的第一属性和延伸的次级属性,西瓜这种东西也是这样,它的使用价值是人的需要决定的,而人的需要既然是变化的,那它的用途就只能随人而定,而产量的增高,就会在某种特别情况下,将次级属性的价值提升为暂时的第一属性。

其实,在一些国家也有番茄大战等类似行为,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等于浪费,反而是对来年福祉美好企盼。还有,将粮食酿成酒,这肯定也不是人们种粮的初衷,但是,酒的作用是粮食无法代替的;而且更进一步说,既使酿成了酒,也未必就一定都用来喝,在一些场合上,为了某种庆典,人们会将香槟酒喷向自己和他人,要的就是一种氛围,而这样给人带来的愉悦,并不是粮食的第一属性能带给人的。再有,现在市场早已出现一种庆典用的彩烟,那也是用粮食制造的。而如果将这一切都用粮食的第一属性加以评判,那将是一个毫无趣味可言的果腹世界。

两千名大学生砸西瓜来减压,本身就是一次借助西瓜而形成的精神活动,这与物质的浪费无关,而是同一种物质价值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体现,而且,这种体现也是一种价值的跨界,更是一种物质价值的升值与延伸。不管外人是怎样解读的,大学生的压力有多大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而退无数步讲,即便此时大学生没有任何压力,而有的只是轻松愉快,但出于“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的澎湃激情,再加上一句“蹈之不足,砸西瓜”又有何不可?

可以说,随着社会物质总量的不断提升,任何物质包括任何食材在内,都可能出现第一属性与次级属性倒挂的可能,因为人的精神需求不可能禁锢于既定的属性圈子,这是人在物质文明之下,产生的立体精神需求,而从物质本身来讲,它的价值也不是由它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人的需要赋予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对劳动者不尊之意的道德延展。

在世界上,如果没有人的需要,任何物质都没有价值可言,而正是人的无限变化的需求,才使各种物质有了不同的丰富多彩的价值表现形式,就这一点来说,谁都无法改变,就像人类发明了核技术,最早用于了战争,而随着人类的和平需要,却也在更高层面发挥着反战争的制衡作用,而今,核技术更体现了造福人类的诸多价值,但人类的需要还在不断地延展,核技术本身也就没有必要给自己定下不变的定义,但不管怎么变,那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没有对错之分。因此,对于大学生砸西瓜减压,没必要上纲上线给予形而上学式的空洞指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爱你我愿意为你改变,让我们的关系更和谐,让我能更了解你、支持你” “我爱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
    享播阅读 378评论 0 0
  • 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我很失败、很渺小,如果我一无是处、碌碌无为,如果我犯了错,你们还爱不爱我? 今天第一次体验到这...
    衍一108阅读 329评论 0 1
  • 二宝,今天妈妈带你检查了,你幼小的身躯妈妈看见了,宝开心快乐的在妈妈的肚肚里面成长吧,妈妈爱你,像爱姐姐一样
    游走的加菲猫阅读 267评论 0 0
  • 冷冷的天上冷冷的云,加之三两归去的行人,一声两声的鸟啼,这就是日暮。 黄昏是萧索的,是不宜欢庆的,平静的等着夜幕同...
    zbcao阅读 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