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全市恢复群体性聚餐经营活动,实体店终于又能喘口气了
今年的疫情,搞的所有实体店都很难过。有多难过呢?
昨天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个创业者,创业折腾了七八年。去年用尽所有积蓄,银行贷款和朋友借钱,花两百万开了一个大众洗浴城。
在疫情之前生意是非常好的,老板原本计划打拼一年过后,就能买到自己的梦想之车——宝马X5。没想到的是,疫情来了......。
洗浴城关停了好几个月,没有收入,所有的债务压力都来了。银行催贷,朋友催还款,员工工资。虽然房东给免了两个月的房租(不是所有房东都这么有人情味,给他点赞),但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
就这样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开门营业,本以为可以喘口气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疫情再次反复,所有聚集性经营场所再次被迫关停,具体营业时间需等通知.......。
而洗浴城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老板无奈卖掉了自己唯一一套自住的房产,这才还掉了部分贷款和员工工资,可以说赌上了自己所有的身家性命。
实体店有多难,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表达,总之就是难难难!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朋友背水一战,新店还是一家接着一家开......注定大部分人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这么多年实体店下来,发现这个世界不变的永远是变化,以前做实体店的思维已经不灵了。如果再用以前老一套思维,“死坐店、坐死店”,最后只会让自己万劫不复。
而大部分人开店,只是因为想不到自己创业能干什么,所以盲目开店。看起来破釜沉舟,勇气可嘉,实际上这是很傻的行为,别怀疑,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们往往沉浸在自己开店成功之后的美好画面,而忽略了背后的巨大风险,缺乏理性思考,失败自然是大概率事件。所以90%开店失败率,这个数据一点都不夸张。
我身边很多开店的长辈朋友都一致表示,这几年的生意太难做了,他们几十年的老店也只是勉强够开支,用他们的话说:这两年只要不赔钱就是赚了。
我觉得对实体店来说,更可怕的不是疫情,而是实体老板的思维。很多以前开店很成功的朋友,后面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把赢回来的又输了出去。
很多传统老板还停留在流量思维,以前的商场为什么租金那么高,就是因为有人流量。那时候就算租金再高,高流量带来的利润也足够支付。以前的客户是这样的,买完就走,不会有任何交集。
现在不同了,除了来自同行的竞争,某宝某东、拼夕夕、微商、社交电商各种各样的线上渠道层出不穷,实体店的份额被层层瓜分。人人都玩起了私域流量池,而你不懂就要被淘汰!
怎么破局?
要学会逆推,流量思维要转变为用户思维。其实这并没有那么难理解,难就难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你愿不愿意接受,拥抱这个变化,还是继续抱着自己老一套生意经?
什么是用户思维?如何具体操作?
这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写完的,我会在后续文章陆续放出。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转发给你身边同样有需要的朋友。我会赠送你一本价值千元的电子书,书名我就不透露了,我保证你看完就有收获,并且不舍得分享给别人!
关注逍遥子,给你更多实体店营销干货!
希望所有实体老板能够渡过难关,打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最后,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实体店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