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被学业、工作和社交束缚,部分#年轻人报复性熬夜#】一些年轻人为自己贴上了“报复性熬夜”的标签,他们明知熬夜危害,在夜里却依旧熬夜。
这又是一条关于年轻人的热搜,叙说了年轻人的无助与无奈。
人说不平则鸣,自古常理。但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社会,面对种种无形的压力,几乎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竟然选择这种最无效的方式来反抗。这种行为,无异于杀敌为零,自损一万。
每当夜深人静时,或精神亢奋全无睡意,或眼皮打架却不愿睡去,你道我任性,其实更多是无奈,毕竟夜难熬,寂寞更难熬。
不禁问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熬夜的呢?也许是从读书时,也许是打工作后。
读书时,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熬夜还可能是因为任性;到工作后,各种压力迎头扑来,才晓得生活不易,这时熬夜,真的就是因为寂寞了。可悲的是,久而久之,我们竟习惯了这种寂寞。
遥望古代,那时的社会,节奏缓慢,一个“静”字足以概括了。生活在那个时代,风流人物,自可以诗酒江湖,任侠使气;乡下农夫,亦可种豆南山,戴月而归。
寂寞时,可温壶好酒,敲着棋子,剪落灯花,待好友如期来会。这种时刻,寂寞虽在心里发芽,等待却变得诗意,不失为一种好的消遣方式。
如今呢,一切都是那么嚣闹,白日里紧张的神经,到夜里突然得到释放。此时,寂寞突然袭来,一时竟手足无措。
因为知道不会有人来赴约,我们失去了温壶好酒的情趣;因为知道明日犹如是,不愿活成行尸走肉,又不肯轻易睡去。
于是,夜晚便成了数亿寂寞灵魂的狂欢派对。只是派对的热闹过后,寂寞还是寂寞,无处安放,也不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