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包罗万象的展览“想法的收藏”,囊括了最具时代感的设计、影像、装置等五花八门的艺术作品和物件■
在MoMA三楼并不引人注意的一侧,路过一直挂在在博物馆内的著名的小型直升机,资深策展人帕乌拉·安东内利(Paola Antonelli)和助理策展人凯特·卡莫迪(Kate Carmody)为参观者准备了一个艺术与设计的游乐场——一个真正有游戏机的游乐场。MoMA在1932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设计与建筑策展部门,自建立伊始,该部门就致力于收藏在设计与建筑中和艺术有着相互依存关系与联系的作品。正在MoMA进行的展览“想法的收藏”(A Collection of Ideas),包含了从格斗游戏和“我的世界”(Minecraft)到无人飞行器甚至防爆服等包罗万象的展品。它们虽然看似普通,但都代表着我们一次次对于新形式的挑战。
展览前言中提到,在这个展览中MoMA的策展人力求从不同情况下提炼出视觉存在的意义。这个展览的内容并不是一系列作品的目录,相反却是由这些展品所支持的思想的集合。
距离前言不远处,陈列着一件形态奇异的设计品和一块播放着这件产品在中国工厂里生产过程的屏幕。这组作品由以色列艺术家莉薇·科恩(Revital Cohen)和来自比利时的图尔·范·巴伦(Tuur VanBalen)共同完成,题为《75瓦特》。他们二位与伦敦皇家芭蕾舞团的摄影师合作,在中国工厂的生产线上用拍摄芭蕾舞的手法记录了整个生产过程。他们先设计生产线上工人的动作,而且依据这些动作构成的产品组装流程来设计产品。最终产品的设计完全依据工人们所要完成的预先设计的动作。先有组装流程和动作,后有产品——这完全与一般的产品设计相反。
作品名字“75瓦特”来自于《马克机械工程师标准手册》中定义的工程每天可承受的最大工作量。科恩和巴伦想通过这件作品来探讨设计和全球化经济与每个参与者身体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
《75瓦特》片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0MTcyMjEy.html
进门处有一个巨大的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设计的“@”标志,这是MoMA于2010年收藏的一个概念。这个随处可见的字符,被孤独地画在展墙上,而它却是数字空间中联系我们人类的身份的重要元素。“@”这个符号最早在电子邮件地址中被大量使用,现在又更广泛地在各种社交媒体中被使用。《纽约时报》把它称为“人类在数字王国里的护照”。加上充满空间的各种游戏和3D打印产物,不言而喻,这是一个关于设计在数字与新媒体空间的展览。
在展厅的一角,有一台与80后记忆中并无二致的格斗游戏机供参观者试玩。许多人或许还记得年少时在并不敞亮的游戏机厅中,日以继夜地研究如何让游戏中的角色使用出华丽招式。游戏可以算是众多新媒体艺术形式中,最贴近大众生活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形式。几乎所有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构成都可以被粗略地分成两部分,算法和数据库。一些新媒体理论家,例如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把算法形容成叙事方法中的一种,而玩游戏的过程就是逐渐了解这款游戏内在叙事与算法的过程。比如发现格斗游戏中某种招式的触发条件就是一个例子。经常会听见观众抱怨新媒体作品过于晦涩不平易近人,这是媒介本身的特点,需要观者投入一些时间对作品进行解码,寻找出作品之中的叙事规律与算法。
另外一件很有趣的作品《暴力》(Violence)是MoMA长期网络项目“设计与暴力”(Design and Violence)的一部分,该项目由展览、出版和网络讨论共同组成。这件作品由著名香水设计师西塞尔·托拉斯(Sissel Tollas)与时尚摄影大师尼克·奈特(Nick Knight)共同完成,他们收集火柴点燃时产生的气味,分析其化学构成后重新制作出对应的香味。托拉斯和奈特通过这件作品想要引发人们关注设计与暴力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他们通过对“暴力”行为中阵痛般的瞬间的捕捉,创造了一幅看似激进的充满侵略性的设计肖像。
“想法的收藏”展览似乎也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这些展品为何值得被MoMA收藏?在数字大潮汹涌之际,博物馆该如何丰富自己的收藏?比如说位于展厅里显眼位置的拉斯穆森兄弟(Rasmuseen)的《谷歌地图的别针》,这是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无处不在又非常重要的一个图标,绝对可以称之为数字时代生活的最好例证。
这大概是MoMA的收藏思维吧,识别一个对象,比如之前提到的“@”符号,着重于这个对象在特定时期内的人文科技含义。这确实是MoMA二百年发展史的立馆根基。远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和西海岸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最近都引入一种类似“快速反应”(Rapid Collection)的机制,快速地把那些刚上头条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对象迅速纳入到自己的永久陈列里。这似乎是一个折衷的办法,但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