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厉,如期完成项目
评审之后就准备细化需求,安排排期了。两个项目并行,问诊项目是优化版本,所以开发在排期之前就开始了大致的优化方向,正好健康监测系统需要先去市场采购硬件配件,所以暂时把开发资源集中在了问诊项目上。
很快我们就完成了优化版本,OCR的识别率不可能有百分之百,所以我们在后台加了审核和修改功能,使得这样功能的准确性得到保障,智能问诊这块入口已开启,算法这块让CTO自己在后台慢慢优化。
在第一个项目接近收尾的时候,监测系统项目的硬件采购已完成,接下来进入软件开发和与硬件联调的阶段。
联调的时候CTO和负责硬件的产品副总在该使用哪种传输协议(好像是TCP和UDP)的选择上发生了争执,CTO甚至在老板办公室都拍了桌子。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几乎每天见面就吵,已经不是针对协议的选择本身了,双方开始进行人身攻击,都骂对方不懂业务。老板让我去协调,我只能保证他们不吵架,至于让我决定选择哪种方案,我又不懂技术怎么办?没办法查了下资料,一堆开发术语看得头大,好不容易理清了一些认识——在没有大量的业务之前两种协议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可以,这有什么好争的呢?!
于是我和他们说就用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就可以了。他们不再就这件事争论,CTO不甘休,指责硬件副总传输的数据总是丢包导致数值不准确,又不信任副总提供的证明数据,副总觉得是软件后台这边没有做好解析工作,谁也不服谁。好了这又到我这边来检测数据包的稳定和准确性了。
就这样除了开发跟进,还有联调测试的活也变成我来做了。期间还有一个外包阿里的UI来找我对接监测系统的设计,这家伙改了好几处原型设计,不过他都一一向我解释为何要如此更改,当然我这边的原型设计他有不懂的地方也找我解释,而且不分时段,经常在周末或者晚上九、十点之后打来的电话。不过他是老板在阿里时期结交的朋友,我也不好说什么。而且这段时间的交流确实也令我在交互设计方面受益匪浅,算是充电了。
就这样在吵闹和各种解释中完成了开发工作。本来测试时间计划是两天,后来老板说区领导要来视察,到时候需要演示我们的检测系统,所以我们把测试时间延长为一周。演示的时候周围一圈都是政府领导,老板非常紧张。不过俗话说的好,不管预演多少次,真正演示必出事故。传感带受到挤压之后前端数据出现了超过三秒的延迟,老板狠狠瞪了我一眼,我就更紧张了,好在后来数据都正常。
演示完成后就开始上线了,由于此类检测系统在医院和养老院都没有普及,而市面上的竞品也是寥寥数个,而且我们的硬件设备比竞品便宜了至少百分之三十,我们的产品还是很有市场力的。
很快我们就在一个医院进行试点了,效果也还不错,当然数据优化还是一直在进行,毕竟是医疗产品,容不得一点马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