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到底有没有在歌词里讽刺那英?刀郎压根儿没把那英放在眼里,因为他不会傻到对一个无所谓的人耿耿于怀10年,自找罪受
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的创作灵感来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罗刹海市》篇,
《聊斋志异》里的罗刹国是一个美丑颠倒、黑白颠倒,是非颠倒的国度,在这个国家,心越黑人越丑官职越高,心越善良人越美越被看成是妖怪
开头两句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原著里,中国向西两万六千里是罗刹果,那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指中国
再看歌词里意思相似的句子
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煤蛋儿生来就黑(而不自知)
喻指自己最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勾栏从来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草鸡打鸣当司晨
画堂登猪狗
鞋拔作如意
唱戏儿的地方打扮得高雅
太监却威名远扬
母鸡自以为会打鸣当起了公鸡
猪狗也能登入高雅的画堂
鞋拔子也能当成吉祥美好的器物(如意)
喻指德不配位,人不堪任,力不及行,智不配谋的情况,这些事情古今都不少,相信我们或多或少在生活里都遇到过这种人
说到这里,似乎这首歌在讽刺那英也说得过去,但刀郎的心没有那么小
人最难看清楚的是自己,这是人的通病,人性的弱点
而德不配位,才不堪任,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南大文学院的苗坏明教授评价说:我愿意解读为,刀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
与其把这首歌当作对某些人的反击,还不如把它当成对现今社会的思考,颠倒黑白的事情,刀郎遇到过,你我也遇到过,父母颠倒黑白,丈夫颠倒黑白,老师颠倒黑白,网友颠倒黑白的事情,还少吗?
作家张丰也说:流行乐坛需要刀郎这样的声音,需要一首《罗刹海市》来荡涤心灵,欢迎刀郎归来
歌词里带有对社会思考的歌很少吧,大家的歌单里,写爱情的歌是不是占了90%?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一般小说,各种文章才起到讽刺社会,引发大家思考的功能,刀郎却将这一举动融入歌曲中,在我看来,大概只有心胸装有全人类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歌词吧?
写爱情,友情,亲情的歌不少,而反思人类,反思社会的歌少之又少
接着来说说报复这件事
如果你硬要说刀郎有过报复,那不解释、不理睬、不在意才是他最狠的报复
报复一个人有四重境界
对方没受伤,自己受伤,此乃下下策
对方受伤,自己也受伤,此乃下策
对方受伤,自己不受伤,此乃上策
对方不受伤,自己不受伤,此乃上策
最高级的报复是不报复,双方都不受伤,但这种胸怀的确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思维高度才能做到,而刀郎做到了
如果刀郎在沉寂的10年里,将那英曾经对他做过的事耿耿于怀,让自己在生活里吃饭不香喷,睡觉睡不好,创作不开心,这又何必呢?这不是自找罪受吗?仇没报,自己却屡屡自伤
刀郎说过,他的音乐一直传达每一个普通人想说的话,与每一个普通人产生灵魂的共鸣
《山歌廖哉》的序曲中有一句:“犹记世人多悲苦”,这是刀郎对音乐的追求
有人说他的歌,没审美,他不去吵
有人说他的歌是流行音乐的悲哀,他保持沉默
他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只管路在何方,只管行我所行
去看伟大的中国文学作品,写出了《山歌廖哉》专辑,深耕自我,用自己的方式为普通人发声
这首歌能引起大家热议,在刀郎看来实属意外
也许刀郎看到大家因为他一首歌,在那英下面七嘴八舌评论了几百万条,会觉得无奈吧,是不是大家都太闲了呢,不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反而将自己的时间花在与自己生活无关,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上,这是不是刀郎唱的: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中的问题之一呢?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