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刘玮解读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开创者。他用“三大批判”系统地检审了人的认识、道德和审美,在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关于本书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是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作品,讨论了当时流行的两个美学问题,并且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审美与道德这两个看起来相互分离的领域结合到了一起。
核心内容
康德最著名的“三大批判” (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 )把他的全部作品分成了“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和“后批判时期”。《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敏锐,充满了各种接地气的智慧。康德本人也非常重视它,在自己的“定制版”上做了很多笔记。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书是康德的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在这本书里康德讨论了当时很流行的两个美学问题,不过康德的这本书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对于我们实际欣赏艺术作品也没有什么帮助,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康德,同时康德在这本书里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把审美与道德这两个看起来相互分离的领域结合了起来,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思考审美和道德关系依然有不小的意义。
一提起康德,你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三大批判” :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著作确实是康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不过也都是“天书”级别的作品。康德的全部著作也因为这“三座大山 " ,被分成了“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和“后批判时期”。这期音频我们要来解读的这本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就是“前批判时期”的作品,是康德早期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三大批判”里大不相同的康德,一个在字里行间都透出生活情趣,非常平易近人、非常接地气的康德。这本书讨论的“优美”和“崇高”,也是当时的学者和文化圈子里非常热门的时髦话题。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这本书写于 1763 年,第二年发表的时候,康德正好四十岁,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四十岁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但康德是出了名的大器晚成,他直到 57 岁的时候才凭着《纯粹理性批判》震惊了哲学界。写作《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时候,康德还是柯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他可以在大学开课,但是并不从学校领薪水,他的全部收入都来自选修他课程的学生的注册费。为此康德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讲课的时间长达每周 16 一 24 个小时,而且开过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他讲过人类学、地理学、伦理学、数学、形而上学,他还自己掏钱印广告,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那个时候康德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讲师,讲课生动活泼、口才相当了得。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可以说是康德 15 年讲师生涯中的代表作,这篇作品经过了精心的打磨,言辞优美、洞察敏锐,充满了各种接地气的智慧,还有一些不失幽默的评论,完全不像他后来的“三大批判”里表现得那么冷峻刻板。既善于讲课,又能写出美文,也就难怪柯尼斯堡大学在 1764 年想要给康德修辞学和诗学教授的职位了。不过康德还真没看上这个职位,拒绝了学校的好意,又干了 6 年的编外讲师,才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的职位,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哲学。拿到这个教授职位以后,康德终于再也不用为讲课挣钱操心了,他花了 11 年的时间沉浸在 《 纯粹理性批判 》 的写作之中,终于完成了那部哲学史上的旷世之作。
说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是康德早期著作中的一颗明珠,一点都不夸张。它不仅文辞优美,是康德少有的平易近人的作品,而且康德本人也非常重视它。在印刷的时候,康德特地让出版商给自己做了一本’‘定制版”,在里面加了大量的空白页。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康德在这些空白页上做了很多笔记,进一步思考着美学、人类学、伦理学,甚至还有物理学、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问题。从这些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如何从这本小书出发,向着自己更成熟的“批判哲学”慢慢推进。《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在康德全集里只有 50 页的篇幅,但是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却有 190 页,可见康德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从这本书的标题入手,为你解读一下康德在这本书里想要讨论的问题一“优美感”与“崇高感”,以及他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什么特殊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标题。如果按照原文直译的话,这本书的标题其实应该是 《 关于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 。这个标题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大有讲究,里面的每个实词都值得我们来说一说。
我们先看最醒目的’‘优美”和“崇高”这两个词。我们在这儿就不说康德用的德文了,拿英文来说,“优美”对应的名词和形容词分别是 beauty 和 beautiful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最常用的那个“美”字。而“崇高”对应的英文是 sublimity 和 sublime ,有庄严、雄伟、高尚的意思。
当年王国维先生把这个词翻译成“壮美” , 用来与“优美”相对,也不失为一个很雅致的译法。不过我们下面会看到,“壮美”这个翻译似乎有点太窄了,不太适合 sublime 所指的宽泛的对象,比如用“壮美”形容悲剧似乎就很奇怪。相比之下,“崇高”这个翻译虽然道德的味道浓了一些,但还是比“壮美”好一些。
在西方,“美”或者“优美”自古以来都是哲学家们谈论的概念,比如柏拉图在 《 会饮 》 这部作品里,就用“美的理念”来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当作我们爱的最高对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一切美的东西都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各个部分的组合要和谐有序,另一个是要有一定的大小。之后的思想家对“美”的讨论,大体上就是沿着亚里士多德设定的基本范式进行的,认为“美”的本质就在于一定的大小、比例和秩序。
而标题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崇高”,就不是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主题了。最早专门讨论它的,是古罗马一个叫朗吉努斯的学者,他写了一部名叫 《 论崇高 》 的著作,主要讨论的是在修辞学里,用什么样的手法会让人产生庄重崇高的感觉。但是这部作品在古代几乎不为人所知,直到十五世纪后期才被文艺复兴的学者挖掘出来。
之后这本书的声誉就越来越高,到了十八世纪,甚至成了欧洲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里影响力最大的古代著作之一,影响力一点不逊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尤其是在英国,很多作家学者都非常推崇朗吉努斯的这本书,比如,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德莱顿、写了 《 罗马帝国衰亡史 》 的爱德华 · 吉本,以博学著称的萨缪尔 · 约翰逊都是这本书的忠实粉丝。
当时的学者也把“崇高”和“优美”并列,当作美学里面的两大范畴。在康德写作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 7 年前,英国的爱德蒙 · 柏克一一就是后来写了著名的 《 法国革命论 》 的那个柏克一一出版了一本红极一时的天才之作,就叫作《对优美和崇高观念的哲学探讨 》 。这本书树立了从哲学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讨论的典范,也直接刺激了康德写作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
说完了“优美”和“崇高”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词后面带的那个‘憾”字。这个字看起来不起眼,其实非常关键。
康德写这本书的时代,流行的是所谓的“理性主义美学”和“客观主义美学”。在德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加登是“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根据他的理论,美学研究就是要找到欣赏艺术和自然之美的理性规则。而当时在英国和法国流行的“客观主义美学”,认为“优美”和“崇高”这样的形容词描述的就是某些客观的性质,比如优美在于恰当的比例、和谐的秩序;崇高来自宏大和令人产生恐惧的东西。前面提到的柏克,也是在书里探寻优美和崇高的客观基础。而康德在这本书里的基本立场,和当时流行的“理性主义美学”“客观主义美”都不一样,他强调的是审美中的“感 " ,也就是说,他要努力从“主观感受”的学觉角度去考察“优美”和“崇高”。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观察”这个词。康德没有像柏克那样,用“哲学探讨”来命名自己的这本小书,也没有用“研究”“考察”,或者“批判”这些看起来很有分量的词,而是用了一个几乎不带任何专业色彩,看起来很轻巧的词一一“观察”。
用“观察”这个词,康德想说的是,自己并不想在这本书里对“优美”和’‘崇高”这两个概念做哲学上的分析,甚至都没有尝试给它们下个定义。康德更像是一个人类学家,对“优美感”和“崇高感”这两种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康德自己也说,在这本书里,他用的是‘,一个观察者的眼光,而非哲学家的眼光”。不过他的观察范围倒是很广,周围的人和事、身边的男与女、各种自然景物、文学艺术、建筑雕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在这本书里都有所涉及。这其中有些是康德自己的亲身观察,也有很多内容来自二手甚至三手的资料。他的这些观察,为他后来在 《 判断力批判 》 里发展出一种更成熟、更严格的美学理论做了准备工作。
以上这就是我们对康德这本书的标题所做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关于“优美”和“崇高”这两个主题的简要历史,以及康德对这两个主题的讨论有什么特别之处,简单来说,他是从主观感受出发,用人类学观察的方法来讨论优美和崇高这两种感觉的。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这本书篇幅不大,结构也很简单,全书分成四节。第一节,康德用一些例子讨论了优美感与崇高感的区别;第二节讨论了优美与崇高在不同人性格中的体现;第三节把女性和男性这两种性别,分别与优美和崇高的特点对应;在最后一节里,康德讨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后面两节的讨论从今天的视角看来,是比较失败的,第三节里有不少看起来很大男子主义的看法;而最后一节对不同民族特点的概括基本上都来自道听途说,非常草率,而且带着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
接下来,我们不按照这四节内容的顺序进行解读,而是沿着’‘优美”与“崇高”这两条主线,对书里重要的内容做一下梳理。最后,我们再把“优美”和“崇高”合起来,看看它们与道德的关系。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德笔下的“优美感”。
“优美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迷人的、令人愉悦的感情。能够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东西,可以是优美的环境和美妙的自然风光,比如花园里修剪整齐的树木,溪水蜿蜒牛羊成群的山谷;可以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比如一件釉彩完美的瓷器,或者雕刻精良的玉器;也可以是诗歌中对美好事物的生动描写,比如荷马对爱神美貌的赞美,或者陶渊明对桃花源的描写。
年轻人通常拥有优美的特征,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辉,经常高声欢笑。在人际交往方面,礼貌、机智、玩笑、善意的恭维,以及男欢女爱都明显带有优美的特征。而在文学作品中,喜剧尤其让人产生优美的感觉,因为喜剧通常都展现了巧妙的情节设计,里面充满了语言的双关、玩笑、捉弄、贴近普通人的可笑角色,让人感到欢快和亲切。
康德在关于优美感的讨论里面的篇幅来描述女性“优美”的特花了很大对女性的这种概括不免有些简单虽然他也有点大男子主义,不过放在那个女性处于附属地位的时代,这种概括倒也可以理解。
康德终生未婚,甚至连正经恋爱都没有谈过一次,一直缺少和女性的亲密接触,不过他对女性的一些观察倒是很有意思,也或多或少会让今天的女性中枪。
康德说,女性对一切美丽和有装饰性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热情,难以抗拒。她们从小就喜欢打扮,容易养成端庄的作风,宁可节衣缩食也绝不能在打扮自己的问题上打折扣。这样的描述是不是让很多“剁手党”颇有同感?
再比如,他虽然承认女性也不乏理智,但是认为她们的理智是一种比男性更加优美的理智,而优美的特征在于轻松自如。因此,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研究不适合女性,甚至会破坏女性本身的优点。他说那些满脑子希腊文,能讲解牛顿力学,或者熟知历史上的重大战役的女性,简直就像是长出了胡子一样,完全失去了女性的魅力。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符合如今人们对“女博士”的流俗印象?
康德就像要保护女性的骑士一样,主张把艰深的科学研究留给男性去做,女性就应该保持优雅美丽,而不必皓首穷经。他甚至说,鼓励女性去研究艰深的学问,其实是男性的诡计,因为他们没办法在日常交往中抵抗住女性的魅力,但是又不愿甘拜下风,所以干脆诱惑她们去做男人的工作,这样就能建立起自己的优越感了。在康德看来,女性的强项是感受,而且是对个别事物的感受,她们有敏锐的直觉判断,她们擅长的学问是人,尤其是男人。女性的存在就是要让男性变得更加精致。
在讨论女性这种“优美的性别”时,康德几乎处处为女性辩护,显得非常怜香惜玉,甚至连女性身上的很多缺点,也被他当作了“美丽的缺点”。比如,他承认女性通常都缺少原则,因此从来不会成为好的法官,但是这没关系,因为上天给了她们’,善意的感受、美妙的风范和可爱的灵魂”。比如,康德承认女性容易伤感落泪,他说如果男性这样,只会让人厌弃,觉得他们很娘,而女性这样却显得楚楚动人。再比如,康德说女性更爱慕虚荣,但是这点小虚荣反而能够刺激她们的机智头脑,让她们的谈吐更有魅力、更加光彩照人。
从康德对女性优点的描述,以及对缺点的辩护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点可爱,甚至好玩儿的哲学家形象。
除了女性拥有“优美”的特质,康德说到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优美”。大体上讲,康德认为热情开朗的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属于优美的民族。而在欧洲以外的国家里,波斯比较接近法国的气质,因为那里有优秀的诗人和彬彬有礼的举止。
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二点,康德对“优美”的诸多“观察”。他认为“优美”这种感情相对简单,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美丽的景色、精美的物件、活泼的青年、轻松的喜剧,都是能够给人带来优美感的东西。女性是“优美”这个词的最好体现,而法国和意大利人是最能代表优美感的民族。
第三部分
说完了优美感,我们再来看看“崇高感”。
相比优美感,崇高感就复杂多了。让人产生崇高感的事物通常都是比较大的,或者是体积巨大,或者是主题宏大而严肃。这种感情也会令人愉悦,但这种愉悦从来不是轻松惬意的,而是经常会混杂着一些并不完全正面的情感,比如说恐惧、忧郁、孤独等等。
康德在书中列举了高耸入云的崇山、肆虐的风暴、为祖国而战,这些都是让人产生崇高感的事物。深沉的理智、真诚的态度、正直的品格和君子之间的友谊,也都带着让人难以亲近的崇高感。
在文学作品中,悲剧最容易让人产生崇高的感情,因为悲剧英雄通常都是为了别人的幸福慷慨献身,身处危险却表现得勇敢坚定。这样的悲剧人物和情节是深沉的,让人痛苦、引发同情,在观看悲剧的时候,观众获得了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悲剧 性愉悦,这就是观看悲剧产生的崇高感。
根据在愉悦里面融合的不同感情,康德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崇高感。第一种是令人畏惧的崇高感,这种感情可能混杂着恐惧、伤感或者孤独。比如面临深渊时,我们会有带着恐惧的崇高感;面对广阔无边的荒漠时,我们会有带着孤独的崇高感;在为悲剧主人公落泪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带着伤感的崇高感。
第二种是高贵的崇高感,这种崇高感中混合着赞叹,甚至惊叹,通常人们在面对巨大而素朴的对象时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面对巍峨的高峰、庞大而素朴的金字塔,或者想到浩瀚的宇宙。第三种是华丽的崇高感,这里面混合了优美的感觉,是我们对规模庞大还非常精美的事物产生的感觉,比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或者法国的凡尔赛宫。
比起对女性优美特质所做的长篇大论,康德对男性崇高特质的描述不过就是蜻蜓点水而已。他只是简单地说,男性有着深沉的理智,适合进行艰苦的思考和科学研究。
康德也从崇高感的角度谈论了民族性的问题。他认为西班牙人、英国人和德国人属于崇高的民族,其中西班牙人是令人恐惧的崇高,英国人是高贵的崇高,而德国人更接近华丽的崇高。而在欧洲之外,阿拉伯人、印度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也都多少带有一点崇高的特质,但是他们的崇高都堕落了。阿拉伯人堕落为热衷冒险的类型;印度人堕落为冒险与怪诞之间的形态,他们崇拜很多奇怪的神灵;日本人有些像英国,但是英国人的坚定,在日本人那里蜕变成了极端的顽固;而在康德看来,中国人是彻底的怪诞,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繁文缛节,绘画艺术里也总是有怪诞不经的主题。实际上,康德关于东方国家的这些评论,是整本书里最不靠谱的内容,它们完全来自那个时候的游记、小说,以及他在宴会上听来的各种传闻。康德一辈子几乎连柯尼斯堡这个小城都没出过,更不用说亲自出国看看这些地方的风土民情了。
好,这就是我为你解读的第三点,康德对崇高感的“观察”。相比于优美感,崇高感一种复杂得多的情感,不同类型的崇高在愉悦里面混杂了恐惧、忧伤、孤独、惊叹,甚至优美。在两性之中,男人代表了崇高的气质。而西班牙、英国和德国人是最有崇高感的民族。
第四部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康德如何从“优美”和“崇高”这两个审美问题,上升到了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这也是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这本小书非常有特点的地方。
在康德成熟时期的作品里,道德和审美是截然分开的,有着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和机制。而在这本书里,审美与道德不仅是相通的,审美甚至直接指向了道德。
康德说,有一些善良的品质是优美的,他特别提到了同情和殷勤这两种感情。
同情会让人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想要施以援手,而殷勤就是想让别人感到快乐,这会让人们的社交活动更加顺畅。这些感情可以产生出美好的行动,我们也会赞赏拥有这些情感的人有一颗“善良的 心”。但是这些情感往往是偏狭的,只能针对身边的个别人。比如说,我们更容易同情一个记者做过深度报道的贫困家庭,并乐意捐款捐物,但是却可能会对贫困人口的总数毫无感觉。
此外,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还有一些盲目和软弱,容易被利用,导致道德上错误的行动。比如同情可能会泛滥成灾,影响人的客观判断,而殷勤很容易变成诌媚,或者小团体里没有原则的相互包庇。因此,同情和殷勤虽然美好,也有可能成为道德的准备和辅助,但还并不是真正的德性和道德。
要拥有真正的德性,光靠“优美”的感情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崇高感”的加入。而这里的“崇高感”就表现在,依据普遍的原则行动,这些原则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从这些普遍原则出发决定如何行动的人是崇高而可敬的,人们也会赞赏他们有一颗“高贵的心”。那么这种对普遍原则的崇高感觉是什么呢?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这种感觉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 … … 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也就是说,普遍的道德原则,来自我们对人之为人的绝对价值深信不疑和绝对尊重。
同情和殷勤这两种“优美的感觉”是狭隘的、善变的、不稳定的,相比它们而言,对人性价值的’‘崇高感觉”是普遍的、牢固的和稳定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审美向道德的过渡,也看到了从一种审美感觉向另一种审美感觉的过渡。
在康德看来,我们的道德可能会始于某些“优美”的感情,尤其是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感同身受的感情,和想要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感情。但是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从它们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崇高”感情,也就是对所有人之中的人性的尊重。这种对普遍人性的尊重,就是康德从法国思想家卢梭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关于康德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说的是,他每天都坚持着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吃完午饭都是雷打不动的散步时间,邻居甚至可以用他出门的时间对表。康德这个严格遵守的作息时间只有一次被打破了,原因就是他看卢梭的 《 爱弥儿 》 看的入了神,这之后康德就在书房里放上了卢梭的画像。
康德在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对卢梭的敬意。在他那本“定制版”的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的笔记里,我们就能看到最直白的表达。他说自己曾经非常执着于人的认知能力,“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就是人类荣誉的全部,我会鄙视那些无知的人的胡言乱语,但是卢梭纠正了我。这种盲目的傲慢消退了,我学会了去尊重人。”
在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有关道德的内容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康德从卢梭那里学到的东西,他把对人性的尊重当作了普遍的道德原则的最终来源。
我们通常会认为,审美和道德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是康德在这本小书里,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这两个领域结合到了一起。审美与道德真的应该截然分开吗?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看到优美的山间溪水,遥望崇高的雪域高原,在欣赏这些自然之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同时感到心灵受到了净化?我们观看令人发笑的喜剧,或者让人落泪的悲剧,在笑过和哭过之后,是不是也会想想,这些戏剧是不是讲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当我们告诉孩子,随地吐痰很丑,而帮助别人很美时,我们是不是也在用审美的语言讲述道德?或许这才是康德的这些“观察”最能给我们启发的地方。
总结
康德的这本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几个主要的知识要点。
首先,这本书是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代表也是康德本人非常重视的作品。
第二,这本书的标题如果用最忠实的方式来翻译,应该是“关于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这个标题里的每个词都很有讲究,不仅说明了康德要对当时非常流行的美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提示了他在这里使用的不是哲学,而是人类学的方式,对这两种感觉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三,“优美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康德用了大量笔墨来讨论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美感。
第四,与“优美感”相对的“崇高感”比较复杂,在愉悦中混杂了恐惧、伤感、惊叹等其他的情感,男性是崇高感的代表。
最后,我们讨论了康德如何从审美过渡到道德,“优美”的情感可能带来善行,但并不等于道德,我们需要从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感情,这种“崇高”的原则,那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撰稿:刘玮
脑图:摩西
转述: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