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不抱怨的世界》是在去年,一位挚友在生日送我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抱怨”这种情绪理解更加的深入,明白了抱怨与生活的种种关联,也通过刻意的训练以至于收获颇多。
一生很长,我们需要经历很多,无数个日夜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这一生。当生活中的事情与自己所想不符合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着的——抱怨。
认识抱怨的产生,明白抱怨的危害,从而让我们从内心上愿意去改变。抱怨是在讲述我们不要的东西,而不是我们要的东西。对此,我们在“抱怨”中或许更多的是关注我们所不关注的东西,从而忽略了我们想要的东西。
“你讲了什么的话,就会表现出什么模样”
我们存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多的就是语言。作者说:“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我们会对我们所喜欢的事情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所以我们在说话谈吐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欢愉的情绪。反之,当我们对于厌恶的事情,我们则会有抵触的情绪在。我们很难看到吵架的两个人脸上有着欢愉的表情,当两个人破口大骂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模样,一定是让人所憎恶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早上上班的时候,或许因为赶时间,两个人因为挤公交车而争吵,最终导致两个人大打出手。因为我们语言上“抱怨”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不友善行为的发生。
别把“不同”视为“不一致”
作者认为把“不同”视为“不一致”是人们产生抱怨的重要途径。人们总是这样认为,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家人,朋友,爱人等,就应该和他有相同的性格和爱好。如果不是,他们的关系肯定就存在问题。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种不安全感,需要像别人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一旦他们的兴趣和品位不能得到认可,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
学会倾听,更要懂得“清理”
结果常常是这样的,一个女性的闺蜜如果常常像她抱怨她的男朋友总是迟到,不爱干净等,那么这个倾听者或许就真的会认为男人普遍都是不爱干净而致使她在与别人谈话时会不自然的产生抵触情绪。清理掉抱怨情绪的影响、清理掉不好思想的侵蚀,抵制“视觉污染”,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的幸福与美满。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或许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但我们可以学会去做思想情绪的“清道夫”,定期去清理思想情绪上的不良因素,让身心能够保持一份“洁净”,让生活充满着阳光与美好。
区别陈述和抱怨
很多人常常会不自觉的在抱怨,其实某个陈述中有无抱怨的成分,取决于说话人是否心怀不满。例如:“今天是个大热天。”只是一个对事实的陈述。而“今天太热了!”这是一句抱怨。这句陈述暗示了说话者对这种状态有一种消极的感受。
“你把袜子仍在了地上”这是对事实的陈述。“你总是把该死的袜子仍在地上!”这是一种抱怨。所以你知道什么时候在抱怨了吗?
我们为何会抱怨?
罗宾·科瓦斯基博士在《心理学报》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很多抱怨反映的都不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人的真实态度。人们只不过是想借由这种抱怨引导出一定的人际反应。即G.R.I.P.E
Get Attention:寻求关注:“该死,这雨还停不停吗?”这是一个吸引他人注意的问句,也是一种对环境无能为力改变的抱怨
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假如有人寻求你的帮助时,你给出一个建议,告诉他这雨做可能有所帮助,他立马会嗤之以鼻,告诉你,建议不管用。于是你又给出一个建议,他会再一次否定这个建议,抱怨你的想法不实际。之后他会开始跟你抱怨他的处境,把包袱丢给你,只是想让你证明他们在这个事情上无能力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脱身了,就成了受害者,牺牲品,让你和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没责任也没法解决这个事情。
Inspire:引人羡慕:
抱怨:“你老是用很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潜台词“我很有效率”
抱怨:“我的新老板一点也称职” 潜台词:“我比他有能力多了”
Power:控制力:抱怨是获得操纵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例如美国总统大选,你懂得。
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不好的表现找借口例:人们抱怨办公环境,是一种手段。可以转移上司的注意力,别将焦点放在自己糟糕的工作表现上。他们对工作条件作出负面的评价,表面自己成效低于标准。同样的,抱怨住宿条件的不好也可以为迟到而找借口。
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想向他人抱怨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发出抱怨的动机是符合上述哪个条件,让自己远离抱怨的情绪。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别人才会对你豁达。我们的外在世界,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我们与别人的关系,也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古典文化传统,早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只是我们却忘记了老祖宗们的文化传承。不抱怨,从内心开始,改变我们的注意力,修身还需要修心,方能够游刃有余的潇洒生活。合上书本,是告别了作者带我们认识的旅途;走近窗前,感受着从内到外的思想升华。
一本书,一直手环,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文末。鄙人才疏学浅,许多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阐述,如有兴趣请翻阅原著以受益更多。
最后再次谢谢赠书于我的朋友。
如若喜欢请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