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急救》是一个心理药箱,它里面装的就是日常情绪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法。
虽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药箱——装满了绷带、药膏和止痛药,用于治疗身体伤痛,但我们并没有准备心理伤害的药箱,所以遇到心理伤害时,我们只好忍着,就像有时候忍受身体伤害一样。本书提到的每一种心理创伤都很常见,对每个人来说它们都会引起精神痛苦和潜在的心理损害。
这本书主要解读了六种情绪问题的具体应对方法,这六种情绪分别是:拒绝、孤独、丧失、内疚、失败,以及自卑。
一,被拒绝感。
被拒绝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感创伤。大到找心仪的工作被拒绝、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绝,小到没收到朋友的聚会邀请或者想要关心别人却被无情拒绝。被拒绝虽然常见,但稍有不慎也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伤害。
拒绝大致可以造成3种伤害,第一种会造成情绪的痛苦,哪怕是邀请朋友吃饭被拒绝心里都会有不舒服;第二种是可能引发愤怒和攻击行为,例如锤墙、踢门、砸东西等等,严重的攻击行为可能危及生命,比如我们在新闻里见的前男友看到自己的前女友交了新对象以后作出犯罪行为。
有四种解决方法,应对拒绝带来的心理伤害。
1.与自我批评辩论。
这种方法的关键的点是,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过错。比如表白被拒,不要总想着是因为自己不够高不够帅不够富,可以告诉自己,也许是因为自己不是对方喜欢的类型或是对方还沉浸在过去的感情里没有走出来。
2.恢复自我价值。
恢复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是经常提醒自己,身上有哪些闪光的地方。比如漂亮的姑娘就可以去理发店找Tony老师剪个可爱又迷人的发型,经常灵魂拷问一下自己:“我怎么这么好看?”虽然只是简单的方法,但是很有帮助。
3.修补社交感受。
修补社交感受,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群体被拒绝了,就到另一个群体中去寻找安慰。一定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自信。
4.自我脱敏。
所谓自我脱敏,就是越害怕拒绝,就越去多做可能被拒绝的事。但这招要慎用,物极必反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被拒绝多了可能会提高自身接受能力,也可能让内心更加冷漠麻木。
第二,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现代病,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感到孤独的人就越来越多。决定我们是否孤独的因素,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数量,而是取决于我们与社会关系在情感上的亲密程度。实际上,许多人与通讯录中的朋友大都是泛泛之交,缺乏深厚的友谊。有些人虽然拥有能够给予支持的亲密朋友,却缺少爱恋的对象。我们平时整天和同事待在一起,却仍有可能觉得与他们并不亲近。孤独不仅会让我们引起情绪上的痛苦和渴望,还会导致抑郁症、自杀倾向和行为、敌意与睡眠障碍,对身心健康带来的长期伤害不亚于吸烟。
当我们感到孤独时,可以试试以下三个办法。
1. 与别人发生连接。也就是说,别一个人待着,尽量做一些和别人有互动的事情。我们可以把通讯录打开,快速列出心目中朋友的名单,标注出上次见面的时间和细节,根据自身感受为朋友打分,然后约那些分数高的朋友出来浪一浪,又比如在网络找一些感兴趣的社群,例如读书会、登山会等等,去积极参加有趣的活动。
2.找出自我挫败的行为。
很多人孤独,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些自我挫败行为。比如:容易猜忌别人、喜欢打断别人说话,永远要别人跟着自己的想法走,与人相处习惯颐指气使等等。找出这些行为,然后加以改正,对建立更好的社交关系、减少孤独很有好处。
3.积极寻找被动陪伴。
所谓被动陪伴,就是你做自己的事情,身边有人陪着但是并不会干预你。咖啡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场所。另外,收养小动物也能提供被动陪伴,当然如果你养的是哈士奇,可能就永远不会孤独了。
第三,丧失感。
丧失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失业、与好朋友分开、失恋、离婚、亲人离世等等。
丧失和精神创伤造成的心理伤口
关于丧失所带来的情感伤害,有两个解决办法。
1.自己的方式舒缓痛苦。
以自己的方式,说白了,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经历丧失后,对于所经历的事情,究竟是“该说”还是“不说”,决定于当事人的状态,如果他想说,就让他尽情地把所有的悲伤都说出来,如果他不想说,就让他在悲痛的情绪中待一段时间也很好。
2.为丧失寻找一个新的意义。
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来自于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创办的意义疗法,这个疗法着重于引导病人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子的人生难题,
我记得《海边的曼彻斯特》因为自己的过失让两个女儿葬身火海。“每个人都有权利不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生活流,如何绕过苦难,丧到骨子里的卡西,绕不过去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