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因得不到提升而备感失意的大学生炒了老板的鱿鱼,回到乡下帮老父亲卖苹果。他发现:不管他怎么做,当运送苹果的马车到达市集,原先放在下面的大苹果不知何时全都跑到上面来,而那些特意放在表面的小苹果全都在最底下躺着呢。对此,他百思不得其解。
当了一辈子果农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儿啊,大苹果永远在上头。生活就像是一辆行驶在山路上的马车,不管是苹果还是人,如果想往上升,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壮大自己的体积,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可以阻止这种上升;反过来,如果你的体积太小,即使把你放在上面,生活的马车也会将你摇落下去。
学习,学习,再学习,体积就变大了
洪现在是一个学校的校长,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的,取得了几个大校可望不可及的成绩。不明就里的人总在揣测着她有什么人脉,艳羡她遇到贵人,逮到了好的机遇。确实,她在对时间里遇到了对的人,在对的时间里做了对的事,可是,她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十多年的积累与蛰伏。
刚认识洪时,她年轻有活力,做事风风火火,说话快人快语,常无意中得失了人,所以,不受领导待见。但接触多了,我发现她是个大局观念很强的人,乐意帮助人,真心地佩服比自己厉害的人。她还是个善于反思、善于学习的人。
学生时代的洪不喜欢读阅读,但当她发现新来的同事知识是那么渊博,视野是那么广阔,文采是那么斐然,她意识到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儿“墨汁”实在是有愧“师者”的称号时,便开始见缝插针、广泛地阅读。送儿子去上游泳课,她带着书本坐在池边阅读,听说有什么好书,她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读。她读得很苦——一拿起书就犯困。但她坚持下来了。
在那才女同事的感染下,她对自己的内心需求做了深刻的反思,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便定下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以她一贯热情又踏实的工作精神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去做。当时,上级网站的“网上投稿”栏目方兴未艾,她便积极地写反思,写活动报道,毫不气馁地投稿,从一个写作小白成长为百里挑一的“优秀信息员”。
由于她常“充电”, 常“加油”,以各种方式学习新知识,建立了新思维,掌握了许多新方法,她的体积慢慢地涨大了,她成了一个大苹果。
终于,机会来了,她“连升三级”式地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开始独挡一面,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由于学校小,生源少,师资数量有限,很多事她都要亲力亲为。看到老师的任务完成不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主动帮忙。看到老师有某个方面的特长,她就创造平台让他们去发挥。所以,几年下来,她小小的团队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包括一个国家级别的),她的团队成员一个个都小有名气了。以至于上级领导部门来借人了,市直学校来“挖墙角”了。
虽然不舍,但她尊重对方的选择,没有使绊子,反倒是被挖者感怀于她的培养,主动拒绝了市直学校抛来的橄榄枝。
每当看到洪,我都会想起《大苹果在上头》的故事。只要你的体积足够大,生活的马车就会把你摇晃到上面来……多么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语呀。现今的社会充满竞争,我们要做那闪亮在上头的大苹果,就得让自己的思维不断电不短路,就得让自己的马达动力十足后劲十足,才能在人才大潮中逐浪,在风头浪尖上扬帆。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自律,自觉,自强,体积就变大了
刚接班时,校长就说:“你们班有个小明同学,是个好学生,你要好好培养。”乍一看,小明是个黑瘦的小男孩,并不可爱的样子。但几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有一天下课,我看到他依然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我便对他说:“下课了,可以到外面放松放松的。”没想到,他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是不能出去玩的。”“为什么?”“如果我出去玩了,以后大家就不听我的了。”一个九岁的三年级学生竟有这样的自律意识,难怪校长会特意关照了。也正因为他的自律与好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便通达竞选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全校几百号学生,没有一个不服气的。
后来,他知我会写毛笔字,便恳请我教他学毛笔书法。我自感功力不深,不好意思答应。那时,我常常得加班,他便每天下午放学,就来到办公室走廊上(走廊上有个备用的办公桌)临摩练习,以便及时向我咨询。看他真心想学,我便尽我所能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每天天黑,都是被我赶着才回家去的。由于他的勤学苦练加之用心揣摩,三个月后,他竟能站在街道汇演的舞台上挥毫,和小伙伴们完美地演绎了一个有创意的教师节节目,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当时,市里有个“六项技能(演讲、作文、电脑操作、画画、唱歌、60米跑)”的比赛,他很想参加,但考虑到他瘦小的身材,娇小的步伐,再加上嗓音不好,我并不看好他。但他执意要参加:“老师,嗓音不好,我会努力把它唱好。至于跑步,您完全不用担心——我的步伐小没错,但我可以通过训练提高频率——别人跑一步,我就跑两步跑三步,还怕跑不过他?”然后,他说干就干……在街道的选拔中,他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入选市赛。当然,在市赛上,他也取得了好成绩——个人总分三等奖,电脑操作一等奖,演讲二等奖)。
初中三年,他依然自律自觉地孜孜以求,以至于毕业时,有好几个重点高中带着优厚的奖学金向他抛来橄榄枝。后来,他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
这个瘦小的男孩子依然是瘦小的样子,但他的自律自觉使自己的体积不断地变大,终于被生活的马车摇晃到了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