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结束了期末考试,意味着寒假生活几乎就在昨天开始了,我和学生们约定的寒假“每天练字(硬笔)两页”模式也在昨天开启了。
以前也曾有那么一两次短暂的练字经历,比如上上学期练完了一本《古新特》,除了感觉纸张不错之外,没什么特别的体会。
但今次的练字有些别样的感受。
提笔练字之初,心和手都不太愿意写,手感觉有些累,心感觉被绑架了。但在意志的帮助下还是继续一笔一画地写了下来。
后来发现,这一笔一画不可小看。虽然字帖上的字写得还不太好,但是这个“一笔一画”的书写行为对手和大脑的影响留了下来——当放下字帖,再拿起别的东西书写时,竟然自然而然地启用了“一笔一画”的工整模式!这个影响力的意义应该远远大于此刻的字写得好还是不好本身了。推想开去:若能坚持一笔一画地练字,便会自然而然让自己的书写习惯越来越好。如此,不是“善莫大焉”?所以,练字贴的第一个好处是形成好的书写习惯。
练字贴的第二点好处是能够自然纠错。描红仔细了,就能够发现自己平时书写时存在有些笔顺不规范、有些笔画位置安排不当、有些笔画运笔不美观的情况。在一番练习后,自己的书写就得到了自然而然的调整、改善。写出来的字就比原来好一些了。天天改善一点点,不就会越来越好么?如此,不是“善莫大焉”?
上次练字是练字,这次练字也是练字,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大约是练字方式不同所致。记得上次练字是贪图速度的,在两三天之内就“写”完了;这次练字,每天只练两页,不求速度,但求质量——所以,上次练字是“写”字,这次练字才是真正的“练”字。
练字帖还有什么好处呢?期待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