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雨,加速了秋意。透过蒙蒙的细雨,一帘苍翠仿佛在低眉深思。晶莹的雨滴,如同无言的泪,无声地诉说着对秋的眷恋。
终究已是秋天了。晨昏渐起的凉意里,悄悄回旋着一股薄薄的萧瑟。叶子依然浓密地垂悬着,任凭季节已经替换,任凭风在不远处窥视着,不久之后便将她撕裂。
秋雨渐浓时,我的身体已落叶纷飞。
密密麻麻的雨,静静地冲刷着夏天的色彩。用无比的坚韧,刻画着秋天的颜色。我感受着那些即将凋零的感伤,在我体内如同落叶纷飞。伤感随着雨,仿佛在与日俱增。
清代词人纳兰性徳有诗曰:“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其意是愁思缕缕,心欲碎。清泪,似是为悲秋而洒。
文人的悲喜情怀仿佛与生俱来。尤其在季节交替时,尤为显甚。而我所有读过的诗句中,秋天的悲显得甚为突兀。即使她的色调并不逊于春天。
或许,是她浓烈的色彩背后隐藏的颓败气息。我曾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里,看火红的枫叶迎风摇曳,看梧桐叶一半青一半黄的美丽。那些色彩没有半点矫情,即便在颓废的前一刻,依然生姿多彩。
也曾在雨意缠绵的某个深夜,听滴答的雨声轻叩窗檐。而那股衍生而来的悲,总是无法抑制地从我心底莫名扩散着。于是,我想,秋天何以如此动人,源于她的美终是被一层悲光所笼罩着。
日渐浓重的雾气,缱绻在清晨或黄昏的宁静里,使得每一个晨昏,显得朦胧而宁静。即便它笼罩着远山,抑或回旋在湖面上,那份肃穆,总会撩起一层淡淡的忧。仿佛是秋天隐隐的泪光,无言而孤独。
我时常喜欢在秋天的黄昏里,看暮色一点一点加深。天空的暗仿佛送来一股股荒凉的气息。夹杂着万物的忧伤,丝丝缕缕钻入鼻冀,使我身体内的寂静瞬间被搅乱。于是,我又拼命想回家,仿佛家中的宁静让我有归属感,即便我披一身夜色,但在我踏入家门的一刻,秋天的种种,瞬间便化为温暖。
江南的雨,绵延而无期。日子仿佛被雨丝拉长了,就像一条湿漉漉的深巷,望不到尽头。寒蝉归隐,秋虫也已渐渐弱声,夜晚逐渐放慢了脚步,开始显得漫长。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锁清秋。”
诗人李煜的诗,在一个细雨微洒的清秋夜,缓缓地印入我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