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4月,我在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随笔的时候,读到高丰楠同学的文章——“我还深刻的记得转入红蕾(张家口一所民工子弟学校)那天,是个异常阴冷的天气,环顾四周,全都是陌生而又充满好奇的面孔。目送老爸远去的背影,我感到莫名的孤单。”从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离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高丰楠在文章结尾时写道:“外地人的孩子只能在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上学,外地人的孩子想要到好一点的学校上学,要找关系,要往坑里扔钱,还要舍得扔,外地人的孩子不必在乎……可怜的外地人的孩子,我要穿越时空,我要回到过去,我要做“地”主!我想要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我要做‘地主’!”
那时,我在张家港教书十年,时常听到一些成年人拿‘本地人外地人’说事,但我没有想到,在我任职的班级里,也有孩子苦苦纠结于‘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身份区别。
2012年11月底,有两个学生这学期念完就要转回老家,因为他们不能再这里参加中考。这一刻,我师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课程构想:语文学习是以读写为手段激活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对于日常的琐事的思考。我在网上收集了相关文章,编成成专题讲义,印发给学生,并找到相关视频。我在讲义上特意加上了高丰楠的文章,希望以身边熟悉的人的体验和思考来触动他们的体验和思考。我觉得应该让家长参与这个主题,和孩子对话,促进思考,推动观念的转变甚至是行动的改变。
课程实施:我花了一节课看视频,然后用了两节课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讲义,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同时,我让学生把讲义带回家,建议家长阅读,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主题涉及的个人状况和情感相对私密,面对众人,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我们是外地来的孩子
李寒梅:我爸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他整天和那些钢筋水泥打交道,一不小心就会受伤。其实我不一定非要在这个城市上学,我也可以在老家上学,但一想到我爸这么辛苦地挣钱供我念书,我还是努力学习吧。
武洋:当我迈进新学校的第一天,忽然就觉得恐惧。我说着还有点生疏而且夹着老家口音的普通话,拼命想要融入这个学校、这个班级。偶尔听见有同学说:“他是外省的,怎么来这上了?”这些话让我觉得融入这个集体是那么遥不可及。我满满发现,在老家混了两年已经让我变得懒惰,对知识的渴望渐渐平淡,想要提高成绩,真是心有与而力不足,这些让我这个外省学生更加不想待在这里。我一度想逃回老家。
赵升: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我们班原来是30人,到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了,他们都回老家了。现在我也知道了我不能在这里考高中,本来父母想再等等会不会有政策出台,但是很长时间,也没有消息,他们依然在等。我有时候会说:“要不我回去上学吧。”我爸爸瞪了我一眼,生气地说:“回去干吗?你什么都不会干,你回去了,谁照顾你呀?暑假的时候你不是回去看过了吗?老家的学校教得不好,教学条件也不好。”我爸说得没错,暑假回老家我到了叔叔家,他家的小孩就在老家上小学,听他们说一个教室要挤六十到七十个学生,老师教得也不好。
孙西茹:现在,我们班有两位同学要转学了,只是因为是外地人,所以只能回到老家去上,我觉得他们挺可怜的,父母把他们带到这儿,只是希望父母在这找一个更好的工作,然后子女能在这里顺便完成自己的学业,现在,子女要回老家了,父母又不能跟着一起回家,这让那些父母怎么不伤心,子女走了父母想他们了怎么办?我也是外地人,我不知道过了一年后我还要不要回老家,回到老家后,由于教材不一样,还有可能要留级,想到这儿,我就觉得很心酸,现在外地人和本地人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外地之分,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有着相同的祖国,相同的种族,相同的肤色的人,为什么不能和本地人一样,难道就因为是从外面来这打工而被瞧不起吗?我们来到其他城市,并不是来受歧视的,并不是来看本地人的冷眼的,这里的本地人长大以后迟早也是要出去了,也是要被别的城市的人称为“外地人”的,所以这种讥讽,嘲笑不应该存在在这里。
教师点评:从大了说,面对很多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尴尬和痛苦。然后去思考和解决。学生成长的需求是课程的真正着力所在。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李婷婷: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从小学一年级就在一起玩,一直到现在,但是以后,估计我们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她是重庆的,不能再这里参加高考,必须转回去。
还有一个好朋友,也是外地的。前几天,我问她下学期就要转走了吗?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她说:“我不清楚,好像不转了,我妈让我去念职高。”可是她不想考大学了么?但我转念又想,这也不怪她爸妈,哪个父母想和自己的子女分开啊,只因为他们是外地的,不转回老家,就只能年职高之类的学校。
杨鑫宇:我们班就有许多外地生。我与这些同学的关系一向是比较好的,但是,他们上到初二,初三的时候大部分都会转回他们老家去上学。一想到他们要走,我的心中难免会泛起阵阵的酸涩。不过,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当地的政策不允许,他们只能回老家上学,他们的父母就无法在他们身边陪伴着他们。他们会和我一样成为留守儿童(我的父母是长年在外地工作的),我是打心眼儿里讨厌这个词语的,每次提到这四个字,其他人就会用异样的目光来看我,看得我心里直发毛。我不希望这件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朋友身上。因为那种滋味是很难受的,我经历过,我知道的,那种感觉我永远也忘不了。
教师点评:所谓用观念战胜观念,不是指上一代,而是让下一代开始觉醒,进而推进现实的变革。
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什么
外地家长的话
段柔的妈妈: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6岁时便懂得帮我和她爸爸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这让我们感到一丝安慰。可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天晚上,她准备上床睡觉时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外地人很差劲吗?”我先是一愣,然后问她为什么这样问。她说:“今天有老师来班上选人跳舞参加比赛,那个老师本来要选我的,可是听见班主任对那个老师谁我是外地的学生,比较笨,学不好的,虽然老师声音不达,但我听得很清楚。妈,我也想学,我喜欢跳舞,可是为什么外地的学生不可以去学啊,我觉得我并不笨啊。”女儿说着说着就哭了。
女儿哭累了,便趴在床上睡着了,我为她掖好被子便也上床睡了,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女儿的话让我又生气又愧疚,我气地位的不平等,外地人不也是人吗?我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待遇?我愧疚没有让女儿和其他孩子一样一直无忧无虑。
不过,现在好多了,生活比以前好了,女儿也比以前更懂事了。但是,我更希望本地人能平等对待外地人。
王云龙的妈妈: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20年了,我和丈夫在这里做小生意,孩子一直跟我们在这里生活、上学。但是有一个问题,我很不甘心,我们孩子只能在这里上到初二吗?孩子在这里成绩好,回到老家,父母不在身边,容易学坏,还有生活自理这一大堆问题该怎么解决?我想好多外地打工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发愁:回家,家里没什么发展,一家人还得生活;不回家,孩子放在老家,能放心吗?
儿子很乖,知道父母的一切,从不抱怨我们,还对我说:“妈妈,您不要愁,我早晚有一天都要离开你们,这样我才能自立,才能体会有你在我身边多好。”我听了,眼睛有点湿润。
本地家长的话
黄嘉豪的妈妈:今天看了孩子带回来的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几篇报道后,确实让我感触挺深的,为了生活他们这些社会主义改革朝中的牺牲品,不得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因为没有文化找不到轻松工作,便只能去干一些又脏,又累,又危险甚至被你们所瞧不起的体力活。他们没有那些保险,甚至不知道出了事故要找谁索赔。我觉得那些被你们瞧不起的农民工,才是最伟大、淳朴的!
黄雪怡爸爸:当看了高丰楠同学的作文,我感触挺大的,但这仅仅是“外地人”所言。其实“本地人”的孩子要想念好的学校,也是要找关系的,也要往“坑”里扔钱。我想现在的社会就是这种不良风气造成的。
我家是个普通的家庭,乡下别的没有,就是有几间多余的空房。里面一直都是出租给外地人住的,从来都没有看不起租客。他们跟我们相处都挺好的。从前有位租客,在我家一直住了有十几年,直到去年他回老家创自己的事业才离开的。回了老家还一直给我们打电话,问问家里情况,问问我们的身体情况。前阵子我的爷爷去世,我家里现在的租客主动问我们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我们听了也很感动。我妈叫他们都不要做饭到我们家里来吃,他们也爽快的答应了,我想人与人相处长了都会有感情的。
我能理解所说的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因为这个说法不是完全正确的。外地人有素质差的,难道本地人就没有素质差的吗?假如你到外地去打工,你想别人也不把你当好人看吗?
教师点评:外地和本地的家长面对共同的主题,一起探讨共同交流,懂得聆听和理解,平等对话,教师学生和家长构建起了学习共同体,
我们要比的不是优越,而是权利
从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在审视和思考因为外地人身份差异带来的权利缺失,很多本地家长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误解和歧视。
个别外地家长和学生在访谈中表达了对外地人的鄙视,甚至觉得本地人又笨又懒,只是因为有个户籍,所以才优越。长久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歧视,造成了外地人心理弱势甚至怨恨,所以忘记了要争取的是权利,而不是以一种歧视来对抗另一种歧视。
由于一些原因,我虽然想继续深入这个问题却没有行动,现在觉得很遗憾,教师的行动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