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是味觉进入文学的譬喻。在味觉的王国里,同样有酸甜苦辣咸——打住,其实辣味并不属于味觉,而属于痛觉!什么?痛觉?那我们平时说的辣味又是怎么回事呢?初次被告知这一真相时,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颠覆三观的感觉呢?原来,辣味是一种痛觉。
吃过多年的学校食堂,早已对其中的口味、做法无感。由于校友们来自天南海北,有的人喜好甜口,有的人爱吃酸,还有的人嗜辣如命,偶尔尝试一下不同风味的菜肴,未尝不是一种体验。在川菜馆、湘菜馆吃饭时,常常不小心咬到一口红辣椒,一股辣味弥漫舌尖蔓延到嗓子,这时感觉到的强烈疼痛,那便是辣味了。享受疼痛和忍受疼痛之间往往只是一线之隔,因为即使是不嗜辣的人,也愿意冒险尝试一下,体验舌尖冒险的刺激!
从生理学的角度,很容易解释辣椒产生的疼痛。舌头上的味蕾和伤害性疼痛神经是相连的,因此能够刺激味蕾感受器的化学物质也会同样刺激到痛觉神经,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正好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想要享受辣味,又不想被过分刺激的辣椒弄得死去活来,就需要控制食物中辣椒素的浓度,保证味觉感受器的活跃性比痛觉感受器高。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不同的人对“辣”的定义差那么多。有的人沾一点辣椒就变成了一副梨花带雨的妆容,有的人则满嘴辣椒依然泰然自若;有的人完全不能吃辣的食物,有的人则每顿饭必须和辣椒为伴。其根本原因还是生理上的差异。
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性格一样,每个人舌头上的味蕾也不一样,味蕾细胞多的人,痛觉感受器也多,因此对辣椒素更敏感。由于舌头对食物的敏感度,这些人也被誉为超级品尝者。反之,味蕾细胞少的人,痛觉感受器也少,只有大量的辣椒素才能引起相应的反应。不过,多少辣椒素会引起超级品尝者的痛感,多少辣椒素才能让嗜辣的人感受到疼痛,只有在标准化的实验中才能获得。
对于爱吃川菜、湘菜,却无法忍受辣椒刺激的人,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疼痛感会随着时间而减退,也就是说舌尖上的痛觉感受器会对刺激产生适应,接受同样的刺激时间久了,就不会做出像第一次接触时那样激烈的反应了。如果你是一个小吃货,大可以慢慢训练自己的味蕾,终有一天你可以美美地享受水煮鱼或麻辣小龙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