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个很著名的小组,组员有10万人,这个小组也有一个颇具震撼力的名字,叫“父母皆祸害”。我想,这五个字对于从小接受中国传统孝道教育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父母,这两个给予我们生命,又倾其所有抚养我们长大的人,怎么就成了“祸害”了呢?
在浏览了众多的帖子,看到大家用无比绝望的语言叙述父母带给自己的伤害后,我真的不寒而栗,而在读完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时,我也终于明白了,社会的畸形,人心的空洞,携手让相当一部分父母成了孩子的“祸害”,而更可怕的是,这些“祸害”全都披着“爱”的外衣。
昨晚,我妈妈就给我讲了一个“父母皆祸害”的真实例子。妈妈朋友的儿子,在银行工作,跟相恋多年的女友领了证,也联系好了酒店,打算办喜事。就在这时,女方的母亲要求和准女婿以及准亲家见面。本以为是两家人一起商量婚礼事宜,没想到,一见面,女方的母亲就劈头盖脸开始教训准女婿,责怪准女婿对女儿不够好,不多花时间陪女儿。说到后面,更是直截了当的问准女婿婚后两人的经济怎么分。整个过程中,那个女儿一言不发,任凭母亲教训、盘问自己的丈夫。后来,小伙子仔细考虑后,决定和女方分手。由于之前已经领了证,这段感情只能以“没有婚礼的离婚”收尾了。后来,女方曾多次找到男方和男方的父母,表示很后悔, 但男方坚决的回绝了她。也许会有人觉得男方无情,而我认为他一定是被碰触到了底线,心也被伤透了。我不知道女孩的母亲是怎样面对这个结果的。也许她会因此反省自己对女儿的过度干涉,但也许她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掩盖自己的错误,更有可能她会把男方的“悔婚”当作她对准女婿“坏人品”判定的依据。在我看来,这位母亲极有可能会用第二种方式,因为一个打着以“爱”的名义,操纵子女人生的人,绝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没有深刻的悔悟,是不可能有积极改变,只能是用一切外在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祸害”。
以上是我听来的一件事情。现在,我要说说我自己的观察。作为一名老师,我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家长要听课的要求。对此,我表示无法理解。首先,我讲的英文写作,要求听课的家长们是否具备能力听懂?其次,我面对的学生,最小的也都是高中生。一个16,7岁的孩子难道没有能力去判断老师教学的好坏,非要由家长去做决定吗?
后来,我学生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继而又觉得可怕,她说:“因为家长不相信他们的孩子。”“不相信”一下子解答了我心中对于家长的好多疑问。比如,排课时,有些家长让学管老师跟他们联系,而不是问学生,因为家长不相信孩子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出不出国,家长来决定,因为他们不相信孩子能对自己的前途做出正确选择;学什么专业,学生没有发言权,交给家长吧,因为父母不相信孩子的选择会带来颇丰的收入以及幸福的生活。等到孩子成人后,这个“不相信”又会在子女的恋爱、婚姻,甚至子女的子女身上发挥作用。
如果问一对在热恋中的情侣是否相信对方?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给予肯定的答案。因为爱你,所以我相信你,也相信你的爱。倘若热恋中的两人彼此不信任,这就不是真爱,而是假爱,假爱就是控制、专制和伤害。爱一个人,却不相信他/她,这是荒谬的假爱。
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到了亲子关系中就变得复杂了。因为爱孩子,所以要百分百对他/她好;因为要百分百对他/她好,所以要凡事亲力亲为。但充满着爱的父母却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为何家会伤人》”被别人代替的人生不足以过,这也许就是那些虽然承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但最终却选择自杀的孩子的绝望吧。
我很庆幸生长在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中。虽然父母也不完美,虽然他们的一些做法也不能称作恰当,但他们在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都给予我无条件的爱,和自己做选择的权力,并且让我懂得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要努力,不放弃。而我,也通过一些经历明白了要正确的对待“孝顺”。我会孝,因为他们是我所爱的人,我要尽一切力量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但我不会顺(这里的“顺”是指牺牲自己而达到父母的要求,压抑自己的感受而让父母获得满足),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只有我,才能衡量我的人生是否幸福,是否满足。
我爱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也爱我,但我们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各有各的人生。只有认知到这一点,我们的关系才能亲密无间、坚固如铁。
我是Lee,在终生学习和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摸爬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