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两位作家合写的一本书,本书采用对话体论述,一位缺乏自信的青年和一位哲人的对话来展开一系列关于人生的辩论,让人不由得想起青年与禅师的段子。全文共约1800字读完约需8分钟。
△ 阿德勒心理学
此书的中心主旨是基于阿德勒心理学,代表了“另一种哲学”即由奥地利出身的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20世纪初创立的个体心理学。阿尔弗雷德是与阿德勒、弗洛伊德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
这本书讲了什么呢?你有没有在分手后一点也不希望对方过得好,希望对方郁郁而终最好。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困扰的人际交往问题,对自己的出身、学历、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无法衷心祝福别人的幸福。
常因此而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产生的心理活动。对此,哲人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解答。
△ 不考虑过去的”原因”,去问现在的”目的”
不同于佛洛依德的理论,佛洛依德主张“原因论”,意思是,你现在的果是以前的因造成,比如说,你现在的自卑、内向、害怕与人交谈也许是因为小时候遭遇了家庭暴力等等原因。这就是原因论,追寻过去的原因。
而阿德勒不同,他反对原因论,并且明确否定了心理创伤,他主张“目的论”,任何经历本身都不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 ——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关于目的论最好的例子就是阿德勒对关于愤怒的解释,他说“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而产生的愤怒,先有了想大发雷霆这个目的,才做出愤怒的情绪。”这个观点很让人颠覆认知,我怎么会故意大发雷霆呢?
可事实确实如此,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多次你发怒的时候是不是本来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你依然选择了发怒,这就是目的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发怒。
△ 自卑来自于主观价值判断
自卑这个话题,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谈资,许多心理学巨头也在研究自卑。自卑的最主流的解释是:自卑感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严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缺陷。
从某些方面来说,自卑的心理可以促使人们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加快对自身缺点的弥补,对自身的成长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另一方面,自卑对人们的心理是有一定危害的,当人们希望通过榜样或美好的事物来促使自身进步和努力时,由于比较的心理作用,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情绪,反而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排斥、厌恶的作用,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这也是阿德勒在书中说道自卑会产生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的原因。
△ 儿时的影响
阿德勒认为,人从幼儿时期起,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附父母和周围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自卑感。他还认为,攻击不是由于感到自尊,而是由于感到自卑所引起,是一种过度补偿的表现。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人们会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与此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你要为自己而活
而自卑情结,在我看来是一种逃避的手段,具体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 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这其实是一种暗示,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A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这其实映射到我们身上也是如此,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书到这里已经过半了,其中还有很多值得回味值得揣摩的观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人不必满足别人的期待,你要做的是过好自己的人生。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阿德勒追寻只有,他认为自由就是不必取悦他人,为自己而活,你在他人眼里是什么样子都与你无关;
因为那是别人的人生课题,而你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了,最好的状态就是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这本书中我感觉很值得讲的一部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不必担心看不懂或者太晦涩;
作者两人采取了这种对话的方式来阐述心理学的道理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大多数书籍都是偏学术性,而在此书中不必担心这一点。
很有意思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无论你站在哪一方的观点上去思考,似乎都有几分道理。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对自我不够了解,那么这本书将是很适合你的一本书,也许能够帮你找到自我,找到困惑你的烦恼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