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好快,距离看完米兰·昆德拉的这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现在的心情已经不像刚看完那么多的感悟了,但是这半个月却也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大概是在高一的时候看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句话,当时完全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那是的自己也不像现在,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喜欢百度。于是,自己想当然的就把它往哲学上靠,觉着这话说起来很酷,经常会把这句话往各种事情上套,显得自己比较深沉,现在想想真是好笑。在各种文章中,我也经常能看到引用这句话,有的貌似还变着法的用,改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直到工作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带着好奇我在网上买下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将其看完。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文字比较生涩、故事呢也说不上有多么的引人入胜,而且在书的不到1/10之一的地方,这个主题已经出现了。我是个急性子的人,一看主题都出来了,我就有放弃继续看下去的想法。过了一两天,转念一想,既然买了,就好好把故事看完吧,于是耐着性子又从头开始看,慢慢的,随着故事的深入和发展,随着我对米兰语言风格的习惯,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坚持看下去,这书写的真的很好。其实,书本身的故事很简单。主要涉及到的是男主人公托马斯和女主人公特蕾莎,还有托马斯的情人萨比娜和她的男情人(有妇之夫)弗兰茨四个人。主题讲的就是这四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中间有穿插对生命和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托马斯因为一系列的偶然而碰上了特蕾莎,然后他们两人相爱并且生活在一起。但是,两人的爱情观却有着巨大的差别。在托马斯看来,性与爱是可以分开的,或者说灵与肉是可以分开的。这就是为什么托马斯经常和不同的女人在一起做爱,甚至他也喜欢和萨比娜在一起的感觉,但是他自从离婚之后就拒绝和任何女人在一起过夜,包括萨比娜。但是他真的很爱特蕾莎,为此他克服自己的恐惧和她住在一起,他让特蕾莎紧紧攥着他的双手入睡,真如他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一样: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但是,同样深爱托马斯的特蕾莎却无法接受自己深爱的男人和别的女人做爱,她经常做同样的噩梦,从半夜惊醒过来。虽然她想尽力去调整自己,但是,一切都是徒然的!因为她太爱托马斯了,她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
为了解除这样的一个困境,托马斯和特蕾莎一起离开了布拉格,来到了日内瓦。可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托马斯依然去找萨比娜,特蕾莎依然做着同样的噩梦。情况终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特蕾莎决定离开托马斯回到布拉格,托马斯也终于可以卸下肩头的重负,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但是仅仅轻松了两天,托马斯突然发现,他是如此的思念特蕾莎,他无法接受没有特蕾莎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可是当他一回到布拉格,那沉重的感觉又涌现在心头,这真是令人纠结!
此后,托马斯因为政治的原因,丢掉了自己在医院的工作,但是他和特蕾莎的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加深。在此期间,托马斯和萨比娜也不再联系了,困扰着特蕾莎的噩梦也终于结束了!最后,他们搬到了一个静谧的小村庄,和他们的爱犬卡列宁一起平静的生活,最后在一场车祸中结束了他们的一生。
而故事的另一个主角萨比娜,则继续游走在叛逆的人生道路上。因为家庭的原因,她生性非常叛逆,但是她又渴望被人征服和命令的感觉,犹如托马斯给予她的感觉,但有妇之夫弗兰茨却无法提供这种感觉。当然他们对很多东西都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墓地、教堂等等。但最关键的还是弗兰茨无法提供给萨比娜被征服的感觉,最终萨比娜离开了他,开始了新一轮的人生叛逆旅程。而弗兰茨也拜托了妻子和母亲的阴影,最终死在自己的理想旅途中。
当然本书中穿插了很多对人生、生活的深刻理解。但我更加关注几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其中表现的爱情。托马斯的人生其实蛮悲剧的,和前妻并不快乐的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和儿子感情也不好,还因为一篇文章被特务机构监视、丢掉了工作。本来很惬意的单身生活,不用承担责任,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欲望,因为萨比娜的出现而彻底改变了。但是,这不就是人生吗?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因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完全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很明显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可以和一个人一起生活几十年,互相包容和理解,最后走向人生的终点,这不是一件很完美的事情吗?孤独的人生是不是并不会那么孤独呢?我想,托马斯应该感谢萨比娜,感谢她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而萨比娜同样要感谢托马斯,因为他对她无比深沉的爱和包容和理解让她走出了童年的阴影,走出了母亲的阴影,最终实现了人生真正的解放。同样,在这个过程中,萨比娜学会了承担自己对托马斯的责任,她对托马斯的爱得到了升华,同样,她的人生也因此到了新的高度,真的很为她高兴。
萨比娜选择的却是另一种人生。书中只是略微带过萨比娜的家世,只说她是个很叛逆的人,她可以背叛任何东西,而且她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也是她为何不选择和弗兰茨在一起的原因,因为她不想把自己束缚在任何一个东西上面。我想,即使是托马斯也不行吧,她想要的只是托马斯给她的那种被征服感。虽然在自己漂泊了几年之后,她有想过和弗兰茨在一起的想法,但是她并没有回头,而只是蒙头继续往前走。按照作者的说法,她是限于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状态中。话说弗兰茨还是很喜欢萨比娜的,因为在和萨比娜保持情人的关系这段时间里,他逐渐的除掉了母亲和妻子对他生活的深度影响,他逐渐找到了人生的自我,虽然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萨比娜会离开他。但是,他一直在幻想着再次见到萨比娜,他为自己幻想中的萨比娜做事,导致他最终死亡的“伟大的进军”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实,像弗兰茨这样,在幻想的幸福中死去,难道不也是人生的一种吗?
对比这四位的人生,我发现他们的人生都是无比的精彩,他们的人生没有白过,因为他们的人生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为了繁衍下一代,他们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做的选择,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人生的关键。正如作者所写的那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这张“草图”必须由我们自己来画才行,不管结果会怎么样,但是至少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草图”,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其实,不管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关键还是得有选择,各位,你看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