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互相结为朋友,说:”谁能相交在不相交之中,相助在没有相助痕迹之中?谁能登上天空游于云雾,跳跃于无极之中;忘了生死,没有穷尽?“三个人相视而笑,心意投合,于是互相结为朋友。
不知不觉间过了没多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听到了这事,派子贡前往助理丧事。子贡看见一个人在编挽歌,一个人在弹琴,相互唱和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返本归真了,而我们还寄寓在人世啊!”子贡快步走上前说:“请问面对着尸体唱歌,合乎礼仪吗?”
孟子反和子琴张相互看了看,笑着说:“他哪里懂得礼的真意!”
子贡回去后,把这些告诉了孔子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修养德行却不讲礼仪,而把形骸置之度外,面对着尸体唱歌,脸色不变,真是无法来形容他们。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们是游于天地四方之外的人,而我是生活在天地四方之内的人。天地四方的内外彼此不相及,而我让你前往吊唁,我太固陋了。他们正和造物者为友伴,而遨游于天地元气之中。他们把生视为附着的赘瘤,把死视为毒疮的溃败。像这样,又怎么明白死生先后的区别呢!不同之物,寄托在同一形体中;忘却内在的肝胆,遗忘外在的耳目;让生死随着自然而反复循环,不知道它的头绪。无所牵系地游于尘世以外。逍遥在自然无为的境地。他们又怎能不烦乱地拘守世俗的礼仪,以此让众人观看呢!”
子贡说:“那么先生您依从哪一方呢?”
孔子说:“我孔丘,是遭受天道惩罚的人。即便如此,我和你还是共同追求方外之道。”
子贡说:“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孔子说:“鱼儿相与寻找水源,人们相与向往大道。相互寻找水源的,挖个池子来供养;相互向往大道的,泰然无事而心性自定。所以说:“鱼在江湖中互相忘掉,人在大道中互相忘掉。’”
子贡说:“请问与众不同的异人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异人是与世俗之人不同而顺应自然的人。所以说:‘大自然的小人,是人世间的君子;人世间的君子,是大自然的小人。’”
解析:生、死,都是一种存在状态。人源自万物,又归于万物,不妨把死亡当成是生命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