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是怎么回事,学习是课堂内的事情,为什么要去补课?难道不补课就是学习不积极吗!
我亲妹妹读初二,成绩还好,不是特别优秀,但是考个好高中不成问题,但是在补课这个事情上已经闹了再次,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教育和帮助她。我是一个90后,一个乡村的孩子,我们那代乡村娃儿在国家政策下长大,我读书的时候刚好搞义务教育,读书就是从我这代人开始在乡村变得简单起来。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说作业不能用铅笔了,我哭了,一个大男孩哭得撕心裂肺的,就仅仅是因为我身上连买只钢笔的钱都没有,而当时最便宜的钢笔只要五毛钱!
她在家中是很幸福的,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已经不错,六年级开始妈妈就开始陪伴她上学,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被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和她相比显得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们那个时候的读书人,都比较喜欢用钢笔(当然是很差的那种 ),因为确实很耐用;我上学的时候是有图书角这种读书的地方的,不为什么,只是没有平台也没钱买书;我那个时候的人都不喜欢补课,在那种经济条件普通一般的环境下,一个人如果补课就是非常无能的表现,证明是一点都学不进去的那种。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到现在都变了,手机、电脑、阅读器等等充斥生活各个方面,什么资料在网上应有尽有,但是现在的读书人却迷上了补课,我的思维无法理解!!
父亲一个人在外打拼,我在外面也是勤工俭学很少问家里要钱,母亲在家里带着她,真的很辛苦。她每次的补课费都是以千来计算,我也是搞不明白一个成绩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在这种事情上想不明白,八年的书都是学的什么东西,我那时候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讲孝道,现在的小孩到底有多少能理解长辈的辛劳,补课一节课就是她父亲在外打死工打半天!
于是我开始去了解她们这代人的学习环境,我惊讶、害怕甚至于对这个在我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女孩感到无可奈何。在和她的同龄人交流的时候、在和这群小孩的长辈交谈的时候,无时无刻你体现出一些字眼如“要从幼儿园开始赢在起点”、“所有人都在往前赶着”等等一类,竟然还有的家长说:所有的同学都在补课,就他一个不去,是不是不太积极啊!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说了,国家为什么要把学校划分成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就是让人学习的时候有个过渡阶段吗,你们为什么要让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完成高中的学习,这样真的是好事吗?
不过比起现在的学生,我真的不觉得这些家长没有过错——当然指的是那些特别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班的那些,这里不是责备,而是我作为您们的晚辈给长辈们提建议。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儿女都会报很高的期望,所有的一切都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做法真的不是偏激了吗?长辈们,您这一代人差不多都四五十岁,有些因为当年条件差可能真的与读书无缘,也有些条件比较好的看得长远的想让自己的小孩多学些技能,这都不是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一切都开始变味了!所有人都在补课,那为了超过‘别人家的孩子’就必须要补更多的课!
所以,我呵呵了。
我从来没有补课过,从农村一步步考到县城,再考上一本,如果简书上有和我成长环境差不多的人的话,我记得我三年级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所以我直到现在英语发音还有很大问题。但是我真的很开心,虽然我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一般,虽然我那个时候没有父母陪着我读书,家里最穷的时候一个月吃一次肉我还能笑着说是‘打牙祭’。而现在的小孩们都怎么样了呢,即使是农村的小孩也很少有人干过农活了,也没有谁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成群结队的在田野里玩耍,倒是那些小学生都在王者的世界里面跑百米,把自己都锻炼成了近视眼。于是父母们更加着急,觉得自己的孩子都不喜欢学习,于是又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个恶性循环就变得越来越恼火。可是归根结底,他们的手机难道是自己出钱买的吗?
其实,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父母再担心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考场是学生自己的考场,成绩也是他们自己的。
补课是一种爱,是家长的孩子的一片心意,但是过度的补是畸形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起讨论数学考试,一个说:“我这次就考了50分,我爸爸给我报了一个班,一节课要50”,另一个说:“你这个算什么,我考了30,我妈给我报的补习班要80一节课”......所有人都在说,就只有那个全班第一离开了。全班第一回到家里,问自己的妈妈,“我能报一个补习班吗?”妈妈问她:“你数学不是一百分吗?”她泱泱答道“所有人都报,就我没有!”
是的,这个女孩就是我的亲妹妹!
学习是孩子们的对抗,而补课是父母的战争。学生自己努力,才能提高成绩,父母不断奋斗,只能报更贵的班!
有时间,不如多陪孩子玩玩。在我回家的时候,我的妹妹,一个能在1000个人成绩排名第三的人,也会在和我这个可可玩开心消消乐的时候笑的喘不上气。把打麻将赢得的钱给老师让孩子补课,结果他们不学还把你气个半死,那何不如一起玩玩休闲游戏增进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