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桂林读书的时候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她对我是只愿做朋友那种态度。那时候我或者我们不懂自己,不懂爱,当然现在也未必懂,只是敏于模仿耽于幻想却没有行动力。我们直到工作多年还有联系,我心存能够续缘的侥幸,但是又太过于自卑,没有信心,自我暗示自己配不上她,而这一点可能是多数女人最为诟病之处,自卑这个东西,在那个年代,对于我而言,物质的匮乏,心态的狭窄,家庭的影响,也许是根本原因。我不能停止对自己的否定,然而却又会一点点音乐上的东西,导致她对我有些好感,甚至可以单独约去教室练习吉他。那是虚荣和懵懂的岁月,我在紧张激动和故作深沉之中和她相处了一些日子,没有丝毫行动力,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自始至终不知道她究竟对我什么态度……
以现在的眼光看,她其实算不上多么好看的美女,偏圆的脸蛋,长发垂肩,眼睛不大不小,五官标致之外皮肤干净整洁,嘴角有一处非常细微的伤疤丝毫不影响面容的精致,一看就是家庭条件很优越的环境长大的,城里人气质特别突出。而我来自农村,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对城里女孩子的仰慕,对她,当时觉得是仙女一样的人物。但是那个年代的情愫倒也纯粹,单纯的喜欢,从未表白,心里甚至觉得实在不行只要能有这样的朋友也是一种光荣似的。
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于我而言几乎是幻想。于她,我不知道,大概是觉得我是一个还算靠得住的朋友,所以保持了几年的联系。2002年左右,曾经有一段时间彼此会聊一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苦恼,她甚至向我倾诉了是否对一个男孩的追求表示同意的纠结。这种关系直到有一天终结,就是我和她说出我在苏州和一个女孩分手的事。可能是我在感情上过于脆弱,那个女孩的质量在她看来又比较不够,二十大几岁的年纪,然而没有什么存款,前途也不知道在哪里,这种沉迷于个人情绪无法自拔事业却没有任何起色的状态大概被她彻底否定了,从那以后我们联系就少了,她大概是交了男友日子开始慢慢将日子过得温馨,而我也开始被工作折磨再一次面临生存的压力,于是就彻底不再联系了。再者我快到30,真的需要为自己打算了,我的印象中那好像是一个人人都在努力挣钱,没有人会和你分享往事的年代。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提到她,想起这些往事,现如今她对我而已经是形同陌路,物非人也非,提她的意义也许只能是体会青春岁月中我过分纠结犹豫的性格是如何在这当中呈现的,那时的我也是成年人,有自由意志的,为什么一经回忆,总是唏嘘不已?这么多年,我真的变了吗?变得比那时候要成熟坚强独立自主得多吗?
青春时光,虽逝尤存,回忆这样一个故事,难道不应该快乐和幸福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反而觉得失落和对自己的埋怨,以至于能觉察到自己的自卑和怨气。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一个人永远都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他只能凭经验去推测和臆想,然而他可能坚信自己对别人的判断是符合事实的。就像处理其他的人际关系一样,这段也是如此。
自卑的人,趁早自律自强。人家怎么看,你是不知道的,何必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