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明显进入状态比我们早,中投和移动速度快,缺点是身高和对抗略逊一筹。对付这种对手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思想不统一加脚步移动跟不上,因此被对手罚球线策应溜底结合外线中投的打法打的晕头转向,其中罚球线的抛投和背打的抛投命中率相当高。
对手输在人手不齐体能下降比我们更快,第三节防守上一丢篮板二丢外围,但是也的确暴露了我们的一些问题,如传球处理球不够合理,突破方式选择,单打技术选择都遇到了瓶颈。
分析对手特点
防守上:对手属于喜欢下手掏球。身高对抗不足,移动快,弹速快的精神反应灵敏型球员,喜欢包夹或者是上体卡位。
对待这种防守者,除非是绝对的1对1否则是不可能有突破机会的,最好的方法是背打。利用身高上下步投篮或者是上篮。想直接从外线突破,需要的是注意保护球,可以高举或者是扣死,欧洲步效果不好,因为对方下手切球。低重心的突破,造对抗后接抛投或者低手上都是不错的选择。难点在于出手瞬间控制身体重心,可以牺牲部分的速度来换取稳定性。
其次,对手吃假动作的可能性比较高,但仅限于交叉步过人的动作,而不是上下步的假动作。这是由于防守者盖帽的意图不打,多半还是想切球。因此高举球是必须的。
最近由于没有练习投篮,加上没有热身,中投细节的技术得不到施展,仅靠身体条件来取胜,有些胜之不武。希望下次能加强这方面的技术。
对手进攻上,横移速度较快,有交叉步假动作。基本上全是从右手突破,可以提前补一边放一边,并准备盖帽。弹速快,想盖帽需要贴近距离,最大的问题还是跟上其移动速度。
由于防守尺度吹罚问题,本场比赛我可能犯规了4次,主要原因就是对抗时,控制不好身体,被对手造到犯规,或者是我在其投篮瞬间侵入了对手的圆柱体。原则上高举双手是绝对正确的,但现在的防守允许一定的手部下压,并且提倡盖帽。这就需要协防队友,或者赌一把式的盖帽。
防守水平的发挥,决定了对手能力的强弱
其次是防守时采用的策略问题:加强对对手的身体对抗和脚步贴近切球。是两个极端,对不同的对手效果不同。强对抗对核心力量差的新手或者是菜鸟有不错效果,甚至可以用撤凳子的方式来制造对手失误。但对于有经验的老手,就容易被造犯规,或者是利用节奏突破,但如果防外围没有紧贴的话极意被颜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位置来选择。
贴身防需要大量的体能,需要一定的专项训练作为基础。它对非力量型的老手影响很大,但过多扑出会造成球队内线出现空档,有被空切的危机,也是遇到1-3-1进攻,罚球线策应位防守时最大的危机。没有好的团队合作,根本无法扑出去贴身防。
因此,根据所处防守者的打法习惯来制定防守策略,预判对手的技术动作,提前做出防守姿态,如堵右放左,提前跳起盖帽,降低对抗等级主动下手切球,都是合理的选择。一场比赛中,根据对对手能力的分析,每次进攻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对策,目前主流的防守方式,就是贴身,下手切球,虽然有一定犯规风险。最好是根据裁判的水平来逐渐减少动作幅度。
既防守等级根据裁判尺度,对手进攻的风格降级
1贴身紧逼,切球
2跟进盖帽
3背身单打时,强对抗,高举双手
4背身单打,弱队抗,切球
5注重联防,放无球,有球时盖帽
个人进攻问题分析,
1不合理的突破,盲目加速导致失误有3-4个,明明是4号位缺打成了3号位的风格,过多的低重心,有没有中远投,导致了被包夹。其实可以减速,分析好防守后,再寻求从弱侧突破。
2一旦攻受速度快,对手占据合理位置时,选择相应对策犹豫不决,往往走步或者勉强出手。其实选择只有一个,寻求最好的空位机会,不然就身体对抗后寻找机会。脑海里需要多一点相似场景的处理视频回放。绝对不要犹豫。
3防守篮下部位,需要提前观察,预判对手走位。宁放三分不放篮下。脑后长眼才行
总结:明明是向朝波尔津斯基方向发展,结果由于失误多无中远投,球风变成可以亚当斯。不要往人堆里冲,詹姆斯都有躺的时候。
体能问题和横向移动问题不得不重视,是否需要一天强化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