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 越过艺术的恒蹊

《意大利读画记》

“这本书像一本‘艳遇’的日记”,冯骥才先生这样形容自己2017年第一部作品。我们都想知道他的“艳遇”是什么,于是画面走来了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形象:斯卡帕、乔托、美第奇、但丁、大卫,还有拉斐尔和他美丽的圣母。——冯骥才  《意大利读画记》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图书馆索书号:I267/F470-15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冯骥才先生采用游记笔法,行旅之间,兴之所至,有感而发,以画家兼作家的双重身份,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探寻、解读意大利名画、名家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文化、历史尊重的情怀。

作者简介

冯骥才,男,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新时期文学初曾以《雕花烟斗》《啊》《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小说蜚声文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冯先生自由徜徉在文学、绘画、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且皆有建树。近年来文思泉涌,新作不断,颇引文坛注目。去岁欧游归来,他创作完成了一组游记式的文化随笔《意大利读画记》,重读文艺复兴名作,兼融中西,朴素隽永,见解独特,显示了一位东方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等问题的新鲜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人文价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媒体评论

创作《意大利读画记》的初衷之一,是通过中国文化的视角看待意大利文艺复兴,并藉此传达尊重文化的精神。

——冯骥才自评

经典语录

“尽管在乌尔比诺的马尔凯国家博物馆里,到处可以看到意大利绘画大师、巨匠的名作,但最吸引笔者的,却是一件从未听说过、对作者也一无所知的油画作品。

编者感言

“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作者兼具画家和文化学者多重身份,以游记和文化随笔的形式,记录了在意大利探访古城、教堂、美术馆与博物馆过程中的思考。书名叫“读画”,实际上作者不仅解读了多幅意大利名画,还涉及了建筑、雕塑、手工艺等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对本书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读读作者的《西欧思想游记》,以及盐野七生的《文艺复兴是什么》,都是比较轻松的读本,二校图书馆均有馆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南方的夏天阿就是太阳与光 所有的美好都在夏天开始 无论是爱情还是温暖都应该如期而至 阿还应该有西瓜 冰棒 蒲扇 还...
    太阳男神呀阅读 864评论 1 0
  • 我国农历六月初六,有晒衣晾物的习俗。说这一天里,太阳光线最能除菌杀虫。母亲、妻子每每把家中所有的毡条、被褥...
    徐山燕老阅读 3,613评论 0 1
  • 还好还好。总算没晚了一个小时。记单词记单词。只是背了背。去隔壁寝室同学给修了眉毛。也画了眉毛。有点开心。所以今天就...
    朴菘菘麻麻阅读 847评论 0 0
  • “今个儿让大家起个大早,实在是因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人潮汹涌,必须及早到达,才能占到好位置。”河洛哥对着自媒会一群人...
    輕醒阅读 2,662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