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的日子,空气干燥,桂花香甜,阳光微微弱弱的穿过南国的天,好像一切都开始静下来了,人心也变得慢起来,夏日的激情和焦躁褪去后,开始喜欢回忆一些古老的旧物旧事旧意象,那些稀疏平常的东西开始涌上心头。
比如,一碗白粥。
六七岁的时候,是很排斥白粥这种寡淡的吃食的,单纯的一碗粥水上桌,来上一勺白糖,除了淡淡的甜,咋摸不出啥味道,它比不上一碗热乎乎的猪油拌饭,就连井边舀起的凉水都比不上,不到不得已,是万万不会想到要喝白粥的。
那么,是什么时候爱上它并深陷其中呢?
是甜白粥开始变成咸味的时候,这种味蕾的记忆最开始于初中食堂的早餐。一下早自习,冲锋陷阵进食堂,油条豆浆当然是首选,只是油条总是抢的太快,求其次选了馒头稀饭,对的,食堂煮的不能称之为白粥,只能算是稀饭,米粒并没有被足够的火候熬成米花。稀饭上面的那一小撮酸豆角着实是点睛之笔,它不仅让稀饭变得鲜咸有味,连无糖的白馒头,都激发出来了淀粉转化的甜味!我喜欢上了有咸菜相佐的稀饭,有时候食堂酸豆角没有了,我会丝毫不在意的刷上一碗三毛钱的稀饭,六毛钱两个的馒头,并转身去旁边小卖部买一包一块钱的甘竹榨菜,没有咸菜的食堂稀饭,是没有灵魂的!在封闭式的学校里,在食欲未被怎么开启的时候,一碗咸菜稀饭,显然是年少读书住校时光里的一种寄托。
如果童年的记忆算是欲扬先抑的“抑” ,初中是爱上白粥的起因,那么大学,是我爱上喝粥的发展史。大学门口有家“好粥道”,专卖各种生滚粥。事先熬好的粥底,粘稠,粥水混合,白花花,湿润润。顾客络绎不绝,老板娘熟练的操起五六个小锅子一起生滚。舀粥底,开灶火,放上鱼片、牛肉、皮蛋……,大勺在五六个小锅里搅动,待粥水稍溅,放生菜姜丝,淋几滴香油,撒胡椒粉,完全沸腾,关火,起锅,上桌。从点到吃,整个动作不消五分钟,足足一大碗,只要五块钱,桌上的配菜是自取的,花生碎、辣椒酱、香菜、榨菜丝、萝卜干……大学校园的冬天又湿又冷,寒风从四面刮来,总是冻得趾头僵硬生疼,一碗滚烫的粥缓缓下肚,好不暖和。我和室友时常在饱腹之后在店里呆上一阵,隔着门店玻璃,看外面的街道霓虹闪烁,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跟酒后微醺似的。
大四那年还有在宿舍自熬白粥的经历,室友们都回家实习了,只有我呆在本市实习,学校实习地搭公交两头跑,有时顾不得正点吃饭,买上电锅,东北大米,一小颗生菜,还有必不可少的超市楼下的凉拌笋丝,他家笋丝又麻又辣又香,口感脆生生的,很嫩,拌在粥里,正好。熬煮需要一点时间,空荡荡的寝室里,点开日常下饭综艺《康熙来了》,台湾通告艺人聒噪的吵闹配合锅子的咕嘟咕嘟声,那几个月的一人食一人住生活,好像当时并不觉得孤单。
刚工作后,兜里有钱了,刚毕业啥压力也没有,况且我工作的小城是以吃喝玩乐著称的,时常伙着同样爱吃的一群同事,如鱼得水的混进这座城市的夜宵队伍里。
砂锅粥是常选。除了同样熬好的粥底,其他方面却是完全上一个档次。小铝锅变成大砂锅,粥料变得丰富起来,潮汕粥的做法,熬煮时香芋冬菜贝类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食客口味备有的螃蟹大虾鱼头排骨黄鳝等等各种海鲜肉类内脏家禽还有野味,在冰柜里一一展示着。只喝粥显然不是主流吃法,小龙虾,烧烤串串,各种重油重辣的热炒,冰啤冰饮,都是砂锅粥的标配,年轻人,要的是热闹丰富,要的是活色生香。刚端上的砂锅粥还在滚烫沸腾,需要先来一碗垫垫底,烧烤炒菜过辣过酸,要来一碗压一压,末了,得再来一碗以示夜宵收尾。虽然砂锅粥本身加入了不少料,可是它依旧那么鲜,味道淡的刚刚好,它好像不是主角,又好像是主角。流质食物的延展性和包容性,让它几乎和所有味道相配,有了这锅粥,我们好像能笃定的骗过胃:本次夜宵吃的很清淡很养生。
在那座小城工作的两年,几乎喝遍了各色砂锅粥店,味道大抵相似,喝粥的伙伴则是同一批,记忆里的画面都是在夏天,空调开的很足的包厢里,叽叽喳喳聊不完的话题,餐桌上那些个大言不惭的叫嚣过的壮志,都随往事,散在风中。
喧闹之后,成家,怀孕,孕吐的昏天暗地,油烟味丝毫闻不得,这个时候,回归到一碗单纯的白粥,配一盘酸倒牙的大白菜,早孕期得以安稳度过。
白粥的记忆还在继续,于我而言它是一部成长史,那些或清浅或热闹的时光,它都有幸见证过,那么下一程,它又会见证什么呢?